目前分類:古蹟之旅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圓山花博 臨濟護國禪寺

捷運淡水線的圓山站附近,座落著一座古樸的日式木造建築,這也是少數在台灣保存比較完整的日本寺廟,寺廟的全名是鎮南山臨濟護國禪寺。我常到玫瑰園拍照,卻從不曾聽聞台北竟有這樣的佛寺,即使也曾在它門口認真地拍過那排正盛開著的炮竹紅,卻不知只在咫尺之遙竟然有這麼宏偉又細緻的木造建築......。😝

臨濟護國禪寺就在圓山捷運站旁邊不遠,搭捷運往淡水方向就會看到這間佛寺,其大雄寶殿與山門列為市定古蹟。圓山公園為全臺灣第一個「公園」,公園內曾有豐富且多元的機能,包含遊戲場、公園、動物園、紀念墓園以及「佛教禪寺」。

圓山花博 臨濟護國禪寺

舊鐘樓山門  日本江戶時期風格建築

日治時期臺北市原有三座日式大型佛教大雄寶殿 ,分別為善導寺、東和禪寺和臨濟護國禪寺,其中善導寺規模最雄偉,但於1981年改建大樓,東和禪寺大殿也在1993年被市政府收回後拆除,僅留下鐘樓。唯一僅存的臨濟護國禪寺大殿,是一座重檐歇山頂式建築,被認為具有仿南北朝的形式,也被認為承襲了日本伽藍仿宋式禪寺格局,是目前全臺規模最大的日治時期木構佛殿,具有高度的保存價值。(伽藍:寺廟建築用語)

圓山 臨濟護國禪寺

原山門的樣式為單簷歇山式鐘樓山門

臨濟護國禪寺為日本佛教臨濟宗鎮南山護國寺分院,創建於日治時代明治33年(1900年),大正元年(1911年)完工,隔年舉行安座大典,是臺灣唯一以「護國」命名的佛寺。日治後不少日本佛教宗派都跨海來臺弘法,但當時的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獨尊臨濟宗,選擇臨濟宗做為護國禪寺,邀日本僧人得庵玄秀擔任住持。

圓山花博 臨濟護國禪寺

屋簷筒瓦塑有「二文字に三つ星」,屬兒玉源太郎之家紋,是為紀念其開基發起建造此寺。

1984年因開闢玉門街,原本大雄寶殿坐北朝南,轉了九十度面向西,並在玉門街開了新的大門,然而也因這個轉向工程損壞了大雄寶殿與華藏殿的木造結構,華藏殿拆除後以水泥結構重建,大雄寶殿則在2007年大整修。除了座向改變之外,原本大雄寶殿、華藏殿的山門木頭曾被漆上紅、黃相間的油漆,直到大雄寶殿整修時抹除油漆,才重現原木色。

1995年禪寺又面臨拆除問題,由於當時圓山上充滿了非正式與違章建築,承著中山一號公園都市計畫的上位計劃,欲將既有建築剷平,在和尚與長老們的不斷陳情,時任市長陳水扁知悉禪寺歷史背景後,走了文化資產保存流程,並將其保存了下來。

圓山花博 臨濟護國禪寺

1949年後大批國民黨軍眷逃難來臺,臨濟護國禪寺被強佔作為砲兵駐紮與飼養牲畜的場所,環境相當髒亂,是後來的和尚進行交涉和花費請部隊離開,禪寺才回到以往的平靜。1983年為了解決北淡線運輸問題,進行改為捷運與道路拓寬案,但原軌道路線與禪寺位置衝突,原本拆遷的禪寺是要完全拆除的,也是在老和尚們的請願下,禪寺與山門經由移位重組於現址。

圓山花博 臨濟護國禪寺

臨濟護國禪寺側門與挖掘圓山遺址發現的大砥石

1918年日治時期在考古圓山遺址時挖掘了一塊表面積約五平方公尺、高一公尺的大砥石,直到1926年捐贈予臺北市,並置在此寺山門旁。戰後混亂的年代,大砥石曾經失蹤,尋找了30多年後才初步認定,當時在白聖長老任內題上「無住生心」石頭好像就是神聖的大砥石,文獻委員會還鐫大理石碑,說明大砥石歷史沿革,呃....這樣鑲在砥石之中的文字到底是增值還是文化浩劫呢?

圓山花博 臨濟護國禪寺

臨濟護國禪寺的新山門

外牆塗抹艷黃的油漆,配上紅屋頂,外表金碧輝煌卻俗氣又刺目。

臺灣的廟宇大都著重在屋頂上黏貼繁複的跤趾燒,細細找尋所有能塞進石雕的牆面、廊柱,顯得奢侈而雜亂。另一方面卻又吝惜地將就使用鐵皮覆蓋天井、廟埕,或是把廟的四周全用高牆圍了起來,怕人越雷池一步的反差與突兀,毫無美學可言。

台北圓山 臨濟護國禪寺

臨濟護國禪寺的原山門

過了山門後,便可看到莊重典雅的大殿。大殿為二重檐歇山頂式的檜木造建築,立於六角石砌的底座上,周圍繞有當時日人捐獻的石欄杆。接著我的視線順著引水花鏈往上,來到建築細節豐富的屋頂。屋脊兩側的鬼瓦、懸魚,以及代表鎮南山的鎮字軒丸瓦,每樣都做工細膩且富含寓意。

圓山花博 臨濟護國禪寺

莊重典雅的大殿

由阿部權藏設計,於1911年完工的大雄寶殿,為台灣最古老的仿宋式建築。

圓山花博 臨濟護國禪寺

大殿近景

目前鎮南山臨濟護國禪寺僅存的日治時代建築及文物主要有大雄寶殿、鐘樓門、大砥石、石佛、石觀音、德庵玄秀的墳墓等。

圓山 臨濟護國禪寺

被圍在四周醜陋水泥建築中的檜木製大雄寶殿,讓人有時空錯亂、雜亂無章,完全不搭嘎的無力感,真是可惜了!

台北圓山 臨濟護國禪寺

大殿內部

殿內那盞金碧輝煌的吊飾,金光閃閃得讓人睜不開眼了,還有左右兩邊的木魚與銅缽,大得令人印象深刻,相形之下,後面的佛像就顯得小巧,與其他廟宇重視的角度顯不相同,真是奇特!

台北振南山臨濟護國禪寺

掛於橫柱上的大鐘

目前大殿右側的梵鐘,原懸掛鐘樓內,於一九六○年遷移。此鐘四周鑄有四佛、四金剛菩薩,及開山祖師梅山玄秀所撰之鐘銘。

圓山花博 臨濟護國禪寺

古色古香的寶殿,不施油彩的原木散發著古樸風華。

圓山花博 臨濟護國禪寺

通常廟宇裡的欄杆都會刻上捐獻者的姓名,但大雄寶殿的石欄杆刻的卻是往生者的姓名,猶如墓碑,圍繞整個寶殿,為的是祈求神佛的庇護。

圓山花博 臨濟護國禪寺

圓山花博 臨濟護國禪寺

建築細節豐富的屋頂

圓山花博 臨濟護國禪寺

大雄寶殿建築形式採日本伽藍的仿宋式禪寺格局,屋頂有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和四條戧脊的歇山頂,其殿筒瓦刻上「鎮」字。

圓山花博 臨濟護國禪寺

台北振南山臨濟護國禪寺

大雄寶殿的屋頂屬於重檐的入母屋造,屋脊末端有面目猙獰的鬼瓦裝飾。

圓山花博 臨濟護國禪寺

複雜的木構造

圓山花博 臨濟護國禪寺

觀自在菩薩(1929) 後山的觀自在菩薩及地藏王菩薩塑像也是目前臺灣少見的塑像

山門旁有石階可前往後山,拾級而上有石雕佛像、石碑等,並通往供奉有開山祖師梅山玄秀法師等諸多先人靈骨牌位的萬靈塔。

圓山花博 臨濟護國禪寺

地藏菩薩
地藏信仰於唐代傳入日本,平安時代大為興盛,鎌倉時代開始民俗化,衍變成子安或延命地藏,成為婦女、孩童的守護者,護佑婦女生產平安、孩童順利成長。

圓山花博 臨濟護國禪寺

值得一提的還有,1925年由日本的巡禮遍路文化發展出的「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臨濟護國禪寺也是其中之一,不過當時分配到十一番號到十四番號四尊佛像的臨濟護國禪寺,今日卻可以找到九尊佛像,因戰後有些寺廟毀損,有些佛像移至博物館存放,有些則搬遷到此。

圓山花博 臨濟護國禪寺

台北四國八十八所石佛 第79番

金華山天皇寺 十一面觀音菩薩

圓山花博 臨濟護國禪寺

台北四國八十八所石佛 第18番

母養山恩山寺 藥師如來

台北振南山臨濟護國禪寺

台北四國八十八所石佛 第80番

白牛山讚岐國分寺 十一面千手觀音菩薩

台北圓山 臨濟護國禪寺

五層多寶塔

圓山花博 臨濟護國禪寺

▲上層的視野

圓山花博 臨濟護國禪寺

舊鐘樓山門

臨濟護國禪寺
時間:0930 -1130;1330 -1700
電話:02-25948308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玉門街9號

Jessieの旅遊記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1.jpg

拜捷運之賜,週末的淡水可以說是台北人最佳休閒看海看夕陽的最佳景點,也是現行北台灣歷史古蹟最多也最密集的地方。趁四天假日揪人到淡水老街晃晃,無意中看到一棟造型很獨特的建築,於是跟著人群前去赫然發現竟然就是淡水基督長老教會。

淡水早期為台灣北部大門,早在三百多年前西班牙人即曾傳入天主教到此,並建立天主堂,但因西班牙離台而中輟。今日台灣教會則是清末英國蘇格蘭長老教會以台南為據點,加拿大長老教會以淡水基地,南北發展而成的。1872年三月九日馬偕博士(偕叡理牧師)登陸淡水,四月十日在今馬偕街24號後方租屋為會堂開始,翌年二月獲嚴清華等五位信教徒受洗,正式成立淡水教會,也是北台灣第一所教會。

002.jpg

淡水禮拜堂於1872年興建,當時馬偕牧師來台傳教淡水區租賃的房子成為教堂及醫院,後歷經1915年和1933年兩次改建,1933的改建由馬偕牧師兒子階叡廉親自設計改建,改建後讓淡水禮拜堂成為現在的優美紅磚外觀、仿哥德式尖塔建築。

53412645_373319503505130_8373371964294692864_n.jpg

隨著1901年馬偕去世,淡水教會進入了新的時代,新的教堂於1915年在現在的位置改建為北美洲樣式、磚造白灰牆,俗稱「白色禮拜堂」,鐘樓設於正門上方,淡水暮色歌詞中「教堂鐘聲心空虛 響對海面去」正是禮拜堂鐘聲的寫照。

52980490_628770414259963_3123934528486244352_n.jpg

52985899_1993632564266348_788747143065108480_n.jpg

淡水禮拜堂側邊的窄巷

53048589_2096768193733078_7581436224624132096_n.jpg

53514170_2818297571729527_114400650112008192_n.jpg

53766493_567282123775051_404151397441863680_n.jpg

淡水教會禮拜堂屬哥德式建築,鐘塔是特色之一,此鐘自1915年「白色禮拜堂」竣工時即已存在,更早的資料闕如,只知鐘面鑄有「YORK」與「No.30」等字,美國製造。此鐘聲音宏亮渾圓,傳播甚遠,連對岸八里都可聽到,著名台灣歌謠《淡水暮色》提及「教堂鐘聲心空虛,響對海面去」即是此鐘。二戰期間此鐘被日本政府徵用為「街役場」警報器,架設於「達觀樓」(紅樓)屋頂,在空襲中遭受炸射而破裂失聲,終於為淡水居民鞠躬盡瘁。此鐘戰後被送回教會,1985年裝置於禮拜堂後方以資紀念,取名「福音之鐘」。2012年是淡水教會設立140週年,將此鐘移置此地,與禮拜堂古蹟兩者相應,為福音做見證,並成為本地的共同記憶。

52989918_2264742320408270_1209203155485589504_n.jpg

52970964_999789726897077_8861509351265796096_n.jpg

淡水長老教會的美麗與歷史搭配上淡水的風光,已成為著名的觀光景點。

52958248_1071723323013852_4920188713230663680_n.jpg

這座教堂仍是淡水最大之教會,每禮拜天都有三百人以上在此作禮拜,禮拜堂的二樓是佔地92坪的禮拜大廳,後面木質閣樓原是聖歌隊席位。一樓是28坪的副堂和行政辦公室。

53263110_402445173635213_8265163394303131648_n.jpg

這棟仿歌德式教堂,由著名洋樓匠師黃阿樹(人稱「樹司」)承蓋,三萬塊品質極佳的「黃東茂」磚,以精細的磚工砌出變化有序的壁面。內部以11.6公尺大跨距鐵骨托住屋頂。最大特色乃是左邊之鐘塔直插天際宛若禱告的手,配合著淡水旖旎風光,遂成了名聞全台的風景線,一直是畫家們最愛的寫生題材。

52970898_814009552285285_4659996287314165760_n.jpg

52861879_619942261785401_7467412771424960512_n.jpg

53311927_2199909303656224_3326568976682582016_n.jpg

進去文物展覽室參觀一下

52929858_804131449952976_2437087443023822848_n.jpg

展館內有馬偕醫館文物室、馬偕文物室、文創產品區、教會文物室,來到這裡能聽到許多老故事,馬偕博士典範令人有想像不到的感動。

52933308_269432157291471_2460070714967851008_n.jpg

53305572_259494028273932_6888822123364614144_n.jpg

這面牆清楚述說著馬偕博士歷史

53136674_303942470316652_4177947201168736256_n.jpg

52945532_319883485332527_5481342970890289152_n.jpg

52995503_368858187035829_4037707478048178176_n.jpg

53012122_2284714961808125_94020257198374912_n.jpg

53081051_368327774020204_4311197517850083328_n.jpg

53081094_1999221070382376_6484937812759019520_n.jpg

52958311_302485097097685_6535950024096874496_n.jpg

53861052_402274350347423_6691680822375743488_n.jpg

53482236_306296770031040_884686168313036800_n.jpg

除了紀念碑感念先人馬偕博士的偉大功勞之外,旁邊還有一塊介紹關於滬尾偕醫館的歷史故事,超過了百年歷史的古蹟,是非常值得造訪的地方。

53809459_637779296662602_4609102234821591040_n.jpg

53333157_250376915904768_8898517143130210304_n.jpg

從馬階街小巷走進來之後,就可以見到第一個歷史的古蹟建築-滬尾偕醫館,也是台灣第一所西醫院,是由馬偕博士為了民眾免費義診所建立的。

53188130_297537830933614_6365285534335500288_n.jpg

滬尾偕醫館成立於1879年,為馬偕牧師來台後的醫館,也是淡水馬偕醫院的前身,該建築為馬偕親自設計,中式閩南瓦的屋頂卻有西洋門窗,具漢洋融合的趣味,因建築風韻細緻典雅,常成為婚紗攝影的熱門取景點。

53243842_413320586091324_2585072628561608704_n.jpg

53553165_813603132326461_117661891794305024_n.jpg

53274720_309503089758251_8830392777062744064_n.jpg

影像 1.png

▲教堂外的廣場目前也拓寬加入了一些藝術造景設計,吸引新人來此拍照,因而也成為淡水知名的婚紗照取景地點。

淡水教會位於馬偕街八號,馬偕街路口與中正路交會處,有樹立著馬偕石雕像之三角公園,極為醒目,馬偕街與中正路另一段交會口在淡水郵局左前方,搭往淡海及紅毛城方向的公車客運,可在重街站牌下車,沿淡海方向走約五十米紅綠燈左轉下建設街,見馬偕雕像公園右轉入馬偕街,馬偕街是典型老街部份路寬僅六米,無法會車,若開車可由文化大樓與陸橋間之車道下坡左轉可看到教會禮拜堂。

淡水長老教會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馬偕街8號

電話:02-2621-4043

網址:http://www.mackay.com.tw/

Jessieの旅遊記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先嗇宮俗稱「五穀王廟」或「五谷王廟」,是新北市三重區二重埔的市定古蹟,同時也是國家三級古蹟。是一座介於道教與民間信仰,主祀神農大帝的寺廟。先嗇宮原在新莊區頭前莊附近,清治乾隆廿年1755年所建。因不堪淡水河水患之擾,遂移至三崁店(近新莊、三重交界之河邊,約今之金陵女中後方),後又再度遷建於三重區二重埔五谷王北街,為三重區最古老之廟宇。「五谷王」也由廟名變成地名。 

神農大帝何許神?相信大家都有聽過遠古時代的"神農氏"、"伏羲氏"以及"黃帝"吧?先嗇宮主祀的神農大帝,就是遠古時代那位"神農氏"。就如同五穀王廟的"五穀象徵",神農大帝(神農氏),就是管理民間農業與醫藥的神。據說,神農大帝在遠古時代,會教人耕稼、種植五穀,並且嚐百草、製作成藥。在從前那個美麗的傳統農業社會,只要衷心敬拜神農大帝,就可以讓農業收成順利,並且讓病重的人們恢復健康。這真是好美麗又符合傳統民情的民間傳說!

「先嗇」之名取自古代天子所祭拜之「八蜡神」,「八蜡」者,先嗇、司嗇、農、郵表畷、貓虎、坊、水庸、昆蟲,而其中以「先嗇」為首,為農業神之首,即是神農,由於所供奉之主神即為神農大帝,是故以先嗇為廟名。(”嗇”音同色,可別唸成先牆宮喔)😁😁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先嗇宮建築主要由前殿、正殿、後殿、東西護室等組成,除後殿為1982年(民國71年)增建外,其餘皆為1925年(大正14年)重建時之樣貌。而1925年改建時就採對場作,陳應彬(中和積穗)率黃龜理(板橋員山)製作虎邊,吳海桐(新莊)率王款(二重埔)製作龍邊,由兩派工匠共同施工,由於匠師的流派不同,對場作的結果,使本廟呈現特殊的建築風格。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左邊那2部機車有點礙眼......好破壞畫面啊!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屋脊上滿天的仙人與龍飛鳳舞。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先嗇宮除了歷史悠久之外,更有另一項建築特色,即「對場作」,也就是邀請兩組工匠,同時進行修建工程。對場作的分法有兩種,一為前後對場,另一種則是以中軸線將建築分成左右兩邊的左右對場一組一邊同時進行,比賽技術也比賽巧思。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廟埕前方的石獅子,不時偷偷地回頭觀望先嗇宮。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飄洋過海的西洋花磚在古老的牆上編織出 一幅美麗的地毯。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從護室這頭望過去, 其立體的造型令人驚艷,值得大家前往欣賞。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三川殿(前殿)的龍柱。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牆上的石堵 , 每個作品都有一篇美麗的隱喻,需要你親自前往感受 。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透過天公爐往上望去.......眾仙雲集排排站,屋頂上真熱鬧!😁😁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三川殿正門的石雕裝飾極為豐富,兩側石獅子很盡責的每天站衛兵,你分得出來哪隻是公的?哪隻是母的嗎?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美麗的火形馬背...上頭的裝飾...就像是輪番上陣的舞台演出,熱鬧滾滾。

一般的傳統建築,我們常能在山牆的頂端上看到一凸起狀的造型,那就是馬背,馬背連接了屋子的正脊與垂脊,優雅的曲線讓屋子變得更加的美觀!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八仙下頭還有螃蟹、鯉魚、蝦子之類的裝飾。這可不是為了裝飾而裝飾,而是有隱喻的。螃蟹,意味著科甲;鯉魚,則是年年有餘囉;那蝦子呢...,當然是功名囉。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屋頂上好熱鬧啊....😁😁😁😁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看我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英姿。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火形馬背》- 先嗇宮除了屋頂有極為特殊的剪黏藝術之外,其他牆堵部份的造型裝飾也相當具有可看性。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三川殿兩側的龍虎門上頭,都是裝飾豐富的牆堵。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先嗇宮被內政部列為三級古蹟,其歷史悠久,造型充滿古雅之美,值得細細品味。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墀頭上的裝飾, 正是手拄拐杖、手捧千年仙桃,慈祥和藹的白髯老先生。傳說中,祂可是掌管人間壽命長短的南極仙翁,是代表吉祥長壽象徵的的仙神。手上所捧之物不知是哪個有緣人才能嚐一口數千年才得以熟成的仙桃!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這一個,則是體態優美、衣帶飄飄的娉婷少女。這位美女是誰?傳說中,祂是多次見過滄海變成桑田的麻姑。麻姑曾自云:「已見東海三為桑田」,說她已看見東海三次變為桑田,這就是「滄海桑田」這一典故的由來。雖然這位麻姑已活了千萬年,但歲月的痕跡好像是忘了停留在她身上似的,至今還是一副妙齡少女的模樣。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交趾燒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剪黏藝術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消災祈福解厄法會..第一次看到這種陣式,感覺很奇特。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先嗇宮奉祀「神農大帝」,為一「帝」之廟,因此有象徵「帝」的九龍壁。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先嗇宮主祀神農大帝。一般認為,神農大帝是農業神、醫藥神,不但可以保佑農業的收成,也有保佑患病之人迅速痊癒的功效。此處祀奉的神佛眾多,信徒可以把各種不同的心願,向職司不同的眾神祈求。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碰巧廣告公司也到先嗇宮取景拍攝廣告片。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這些小朋友很賣力的排演....一次..二次......。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阿姆 我阿榮啦,妳寄來ㄟ鐵牛運功散哇已經收著啊......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國家三級古蹟 – 三重先嗇宮

 

交 通:捷運南勢角新莊線→先嗇宮1號出口→左轉重新路看到先嗇宮牌樓後再左轉至五谷王北街即可到達。
地 址: 241新北市三重區五谷王北街77號
電 話: 02 2995 2345

Jessieの旅遊記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1.JPG

大龍峒保安宮位於台北市大同區哈密街,為祭祀保生大帝的台灣民間信仰廟宇,因為創廟者為來自中國的福建同安人,因此保安之名有「保佑同安」的意思。保安宮和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合稱「台北三大廟門」,大龍峒一帶是老市區,在清朝時曾經相當繁華,每當選舉的時候,這三座廟宇都是各方搶著上香拜票的熱點。

002.JPG

▲大門與三川殿
「大龍峒保安宮」是1742年(清乾隆七年),由同安先民從同安縣白礁鄉慈濟宮分靈來台。原本僅是一間木造的簡陋廟宇,直到1755年(乾隆二十年)才開工擴建。後來清嘉慶十年(1805年)又有仕紳聚資重建保安宮,至清道光十年(1830年)完工,並於日治大正六年(1917年)重修。自1995年起至2002年間,經過再一次大整修,成為現在的模樣,為國家二級古蹟。(三川殿又稱前殿)

004.JPG

▲笑得好開心的石獅子......
來到保安宮,可以看到廟前除了龍柱外,還有一造形奇特的石獅,通常,廟的石獅都一雄一雌,雄的嘴巴會張開,雌的就閉合。可是保安宮的石獅卻都張著嘴,大門入口的二石獅之所以雌雄均開口,據說是工匠不小心把兩隻獅子都雕成開口,因深知理虧,工錢也就不敢收了。
 
005.JPG

▲東山門

006.JPG

竹節窗 - 保安宮在左右東西山門兩壁上還鑿有書卷竹節窗,窗框用石材刻成書卷形式;中間刻成竹幹,奇數竹幹表陽,偶數間隔表陰,有陰陽調和之意。

008.JPG

▲三川殿大門門神

011.JPG

▲正殿

012.JPG

▲正殿主祀保生大帝。保生大帝又稱吳真人出生於宋代行醫濟世救人無數,在昇天之後屢傳神蹟相傳大帝為明成祖醫治好文皇后,受賜封昊天闕御史慈濟醫靈妙道真君萬壽無極保生大帝。有關保生大帝的神跡可參考索菲亞所寫的「靈界的譯者」一書,這本書還蠻好看的。

013.JPG

▲東護室供奉的是天上聖母。

014.JPG

▲西護室供奉的是註生娘娘

015.JPG

▲後殿中央供奉的是神農大帝。神農嘗百草,和保生大帝、藥師佛都是與醫療有關的神祇。

016.JPG

▲側牆上的壁畫 「虎勞關三英戰呂布」
描述呂布以一敵三的英勇事蹟,這是「三國演義」中的虛構戰役。劉備關公張飛聯手挑戰三國第一猛將呂布的情節,右邊騎赤兔馬的是呂布,他死後曹操將赤兔馬送給關公,最左邊的是最沒有戰力的劉備,只能在場邊喊喊助威而已。

017.JPG

▲側牆上的壁畫 「朱仙鎮陸文龍戰八大鎚」。陸文龍是《說岳全傳》中的人物。金兀朮義子,岳家軍第二號大將。陸文龍本是宋朝潞安州節度使陸登之子,金兀朮攻陷潞安州陸登夫妻雙雙殉國。金兀朮將還是嬰兒的陸文龍和奶娘虜至金營,收為義子,是說岳前期僅次於金彈子和曹寧的一員武將。起初陸文龍對自己的身世完全不知,曾與岳家軍對壘,秒殺呼天寶、呼天慶兄弟倆,曾一人面對岳雲、張憲、何元慶、嚴成方等幾員猛將的車輪戰而毫不畏懼,成了岳家軍的心腹大患,岳飛無奈掛起了免戰牌,岳家軍將領王佐為了規勸陸文龍歸降,施展苦肉計詐降金兀朮,王佐講述了他的身世,文龍知道自己的身世後,決心為父母報仇,誅殺金賊,後回歸宋朝。這壁畫就是陸文龍在朱仙鎮與岳飛四員大將(岳雲、何元慶、嚴成方、狄雷)交戰,因為這四人都使用鎚子為武器,合計8支,所以這個段子叫做「八大鎚」。

018.JPG

▲側牆上的壁畫「花木蘭代父從軍」。這個故事大家應該很熟悉吧?

019.JPG

▲正殿後面的壁畫「八仙大鬧東海」。寺廟中的壁畫通常都是神仙或者忠孝節義的故事。

019-1.JPG

020.JPG

▲正殿後面的大銅鐘。

021.JPG

▲這個籤桶已經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了。

022.JPG

023.JPG

024.JPG

▲廟的後方還有一幢大樓,一樓為文物館與會議室,二樓設圖書館,三樓為大雄寶殿,四樓為凌宵寶殿。

025.JPG

▲三樓為大雄寶殿 供奉佛教三寶佛、藥師佛、釋迦摩尼佛、阿彌陀佛。

026.JPG

四樓為凌霄寶殿 供奉玉皇大帝。

027.JPG

028.JPG

029.JPG

▲從四樓看前殿。

030.JPG

▲進入廟內有很多彩繪、雕塑,值得觀賞。寺廟的裝置藝術都有其深沉含義,並富有教化意義,保安宮的剪黏作品獨樹一幟不同他廟。是以傳統的工法,用彩色的磁碗,用專門剪碗的剪刀來剪磁碗片,並且用糯米為黏著劑。傳統工法製作的剪黏,色澤較為沉穩,磁碗片較不易脫落。

031.JPG

032.JPG

033.JPG

034.JPG

035.JPG

036.JPG

037.JPG

038.JPG

▲保安宮在松山機場附近,飛機起降頻繁,幾分鐘就有一架呼嘯凌空而過。

039.JPG

▲連外國遊客也懂得將皮夾在香爐上繞個幾圈......

040.JPG

▲鄰聖苑入口,在廟的前方,是鬧市中一塊寧靜的花園。

IMG_1822.JPG

044.JPG

▲畫龍點睛。

045.JPG

▲這裡有很多保生大帝行醫時的歷史典故。

046.JPG

047.JPG

這是描述保生大帝治癒一隻白額金睛猛虎的故事。話說吳真人有天在山上遇見一隻表情痛苦的猛虎,吳真人趨前一看原來是被一根骨頭卡住喉嚨,於是用"化骨符"治癒了猛虎,並收伏為麾下坐騎。

041.JPG

▲保安宮 道教文化學院。

042.JPG

▲保安宮庭院的戲台。每年的保生文化祭都會邀請各地歌子戲團布袋戲團等本土戲團作為期約一個月的演出。

 
 
保安宮旁就是台北孔廟,來這裏的朋友不妨也去走走哦......
 
 
大龍峒保安宮
台北市哈密街61號
開放時間:06:30~22:30
轉乘資訊:捷運象山淡水線圓山站→從庫倫街朝西步行至哈密街約12分鍾
http://www.baoan.org.tw/
 
 

Jessieの旅遊記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01.JPG

台北孔廟由著名泉州匠師王益順設計。是一座四進兩護龍配置完整,參酌山東曲阜孔廟並融合閩南風格的建築群,也是全臺唯一民間興建的孔廟,於1925年由士紳黃贊鈞等人發起籌建,共邀集了官紳商賈200多人集資,興建過程波折不斷,歷經數度停工與復工,1939年才全部完工。在文風薈萃的大龍峒地區特別具有精神指標意義。

台北孔廟沒有大廟的華麗裝飾,卻有著樸實幽雅的風格。萬仞宮牆、禮門、義路、泮池、泮橋、檽星門、儀門、大成殿、東廡、西廡、崇聖祠、明倫堂等孔廟必備建築布局完整,1992年列為國家三級古蹟。

位於大龍洞、哈密街一帶的孔廟,仿古代宮殿式建築,屋頂、屋樑、屋簷或是牆壁均以精緻的雕刻或是美麗的彩繪裝飾,展現廟宇藝術的特色。

~~住台北20幾年了從沒來過孔廟,這次抱著當觀光客的心態,決定非要來看看不可~~

002.jpg

從捷運圓山站2號出口順著庫倫街直走,就會看到一面紅色大牆,上面題著 「萬仞宮牆」四個大字,是由孔子第77代嫡孫孔德成所題。萬仞宮牆之典故出自論語子貢曰「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寓意孔夫子學問道德高深,若要求取上進,並無捷徑,唯有進黌門或泮宮(古代學校)潛心修習,才能窺其堂奧。

IMG_1344.JPG

▲行人步道上,延伸的紅磚牆,讓人在喧囂的台北街頭,看見了歷史的軌跡和靜美。 

004.jpg

▲在轉彎處看見猴子的石雕,代表孔夫子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

005.jpg

▲入口牌樓 - 黌門。黌門(西邊門)與泮宮(東邊門)皆是孔廟大門,為雙重燕尾脊門樓。

006.jpg

▲明倫堂即清代府學中的教室,之所以稱「明倫」堂,表示所授者皆為倫常之故。落成於1956年,其造型仿金鐘與玉磬建造而成。

007.jpg

▲明倫堂前的祈願卡,祈求學業一帆風順 每考必中,希望大家都能有求必應。

008.jpg

▲從黌門進去,經過禮門即可通往檽星門及泮池。禮門與義路分列左右,是孔子廟中軸主要殿堂的入口。禮門入口處,擺設了好幾個卡通造型的孔子公仔,意思是歡迎參訪者的到來。

009.jpg

▲泮池位於檽星門的前方,萬仞宮牆的後面,是一個半月形的水池。除了有古代學校之象徵意義外,在古時也具有防災、調節署熱及風水之象徵意義。嗯~嗯.....台大校長楊泮池 名字是否就是取自這個?

010.jpg

▲彩繪麒麟照壁。麒麟相傳是仁獸,有麒麟送子之寓意,具有帶來吉祥福氣之意。麒麟腳踩書卷、葫蘆、官印、如意,代表吉祥獻瑞。

10.jpg

▲儀門又稱為大成門,是進入大成殿的主門,他的左右兩邊各有闢門,龍邊(東邊)為金聲門。虎邊(西邊門)為玉振門,廊牆上崁有交趾陶裝飾,用色典雅,中門兩旁的木雕「龍圍爐門」窗,雕工精細,象徵吉祥如意。

012.jpg

013.jpg

▲儀門的石柱及門扇沒有華麗的裝飾都較為簡樸。

014.jpg

▲中門兩側的球狀石雕是典型的閩南式抱鼓石。

015.jpg

▲櫺星門 - 櫺星是天上的文運星,是孔子廟必備的建築,有如牌坊、前門。櫺星門沒有彩繪的門神,而是以突出的門釘裝飾,象徵天上的108個星宿,代表108個天神,也就是36天罡72地煞。入口中央有一對由青白兩色石材雕刻的四爪蟠龍石柱,龍身盤旋而上雕工精巧。

016.jpg

▲子曰 : 「知之為知之..........」

018.jpg

▲進入儀門內,兩側門旁放置了鏞鐘與晉鼓,為釋奠禮之樂器。

17.jpg

▲穿過儀門即可看見大成殿屹立於寬廣的花崗石庭院中央。大成殿是孔廟的正殿,面寬五開間,進深六開間,採用重簷歇山式建築屋頂,是奉祀孔子的牌位,並配祀「四配」及「十二哲」。「四配」是指顏子(顏淵)、曾子(曾參)、子思及孟子,是傳承儒家思想最重要的人物,所以地位最為尊崇。

020.jpg

▲大成殿突出的平臺,也稱為丹墀,為祭孔時安置樂器並供佾生獻佾舞之場所。丹墀前又有御路,上面雕雲龍,龍首鋒芒畢露具有很高的藝術水準;  大成殿屋脊中央有一座七級寶塔,是鎮邪的象徵。

021.jpg

 ▲殿內上面裝置八角藻井,共有二十四支斗拱向中央集中,斗拱上升四層之後,再減為十六支斗拱漸收至頂心,如輻身狀,至為壯麗。在藻井四角落尚有四隻蝙蝠雕飾,諧音為「賜福」。

022.jpg▲大成殿內擺放了各式的禮、樂器物。

023.jpg

22.jpg

▲大成殿左右兩側是「東廡」和「西廡」,東廡與西廡有如古時住宅的護室或廂房,它的屋頂較低。內部神龕奉祀孔子傑出的弟子及歷代弘揚儒學有功的先儒先賢共一百五十四位。

025.jpg

24.jpg

▲廊道 

028.jpg

▲大成殿背面

029.jpg

▲大成殿中間的屋頂上有一對圓筒叫做「藏經筒」。古代秦始皇為了便於統治而實施愚民政策,曾經燒毀書籍殺害讀書人,當時讀書人為了把書籍保存下來,就在屋頂上蓋了個像煙囪的藏書筒,把書藏在那裡,避免被燒毀的命運。

030.jpg

▲孔廟後殿 - 崇聖祠。崇聖祠係奉祀孔夫子五代祖先的殿堂。

031.jpg

30.jpg

▲大成殿屋簷下的斗拱,雕繪精緻,色彩華麗。

033.jpg

32.jpg

33.jpg

▲廊牆上的交趾陶

036.jpg

35.jpg

36.jpg

▲陽光下的綠樹蔭,傳統的紅磚砌牆,讓人短暫忘了都市叢林,彷彿置身在時空錯置中。

039.jpg

38.jpg

39.jpg

40.jpg

▲創建台北孔子廟的碑文。 

IMG_4199.JPG

▲喜歡紅磚牆拱門散發的那份樸實無華的古意。

044.jpg

▲孔廟在松山機場附近,飛機起降頻繁,每3~5分鐘就有飛機凌空呼嘯飛過。2500年前孔夫子率弟子舟車周遊列國,2500後我們可以搭乘飛機遊歷五大洲,或許不久將來還可以乘坐太空梭等飛行器穿梭於星際銀河間。

045.jpg

▲這裡有很多松鼠而且不怕人,彼此之間可以保持在1公尺以內的距離。

046.jpg

047.jpg

▲兩隻麻雀在竊竊私語~~~😁😁

049.jpg

喜歡拍照的朋友來到孔廟,必然會快門按個不停,大至黃瓦紅牆建築主體,小至雕樑畫棟都是捕光捉影的好題材。

怎麼走:
1.捷運象山淡水線圓山站2號出口→庫倫街→過承德路→台北孔廟 大龍路275號
2.公車 
大龍峒保安宮站:2、41、215、246、288、669、811、紅33。 ..

酒泉街站:2、9、41、215、288、669、811、紅33。 ..

庫倫街站:2、9、41、215、246、288、669、811、紅33。 
 
  
 ******相關資料取自台北孔廟官網******

Jessieの旅遊記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