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柬埔寨篇 (1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IMG_1125

柬埔寨王宮(The Royal Palace)也叫「大皇宮」、「四臂灣大王宮」,為諾羅敦國王於1866~1870年建造。王宮為長方形,長435米,寬402米,王宮周圍繞以黃牆,目前是西哈努克國王居住、辦公和會見外賓的地方。皇宮於1866年諾爾丹王(King Nordom)時期開始興建,於1970年代的戰亂中受到破壞,王宮最初為木結構,後改建為水泥結構,保持了昔日的風貌。

皇宮坐落於金邊東面,面對湄公河、洞里薩河、巴沙河交匯而形成的四臂灣,屬於典型的高棉式建築。

1863年,柬埔寨與法國簽訂保護條約,成為法屬柬埔寨,當時的首都位於烏棟。1866年,國王諾羅敦於金邊重新建造一座新的王宮,並決定將首都由烏棟搬回金邊,法國也協助建造工程,因此建築風格上主體雖然是高棉的建築風格,但不少都具有歐式建築的特式,其中法國贈送的拿破崙亭頗為特別,隨後的十數年,建築群內的其他建築物都陸陸續續建成,包括即位廳和王家法院等,不過亦有不少建築物同時被拆卸重建。1910年代,西索瓦在位期間,他又為王宮帶來多項重要的貢獻,重置了即位廳等,令建築物更富高棉及東南亞的特色。往後數十載,多位的國王,如諾羅敦.施漢諾及西索瓦.莫尼旺等,都分別為王宮修建了不同的地方。

IMG_1335

皇宮外的廣場非常寬闊而且有做車輛管制

41594664_1427667214034005_593523978765598720_n

廣場上有小販販賣餵食鴿子的飼料和一些紀念品

IMG_1122

入口在這裡

IMG_1117

從皇宮入口進入,會先看到一張地圖。

IMG_1114

遊客必須穿著符合標準的服裝才能進入皇宮。

_MG_1169

外觀超華麗的金邊皇宮

41505045_314829482608066_1159572313004310528_n

導遊小賴正在解說皇宮的歷史

_MG_1150

修剪整齊的寬闊花園

IMG_1123

_MG_1249

41326641_888145518055278_7849204659318161408_n

整個皇宮分為兩部分,北面部分王室居住不供遊客入內,可供參觀的為南面建築群。主要有:金殿(加冕宮)、銀殿、拿破崙三世閣、檢閱台、御宴廳、前花園等20多座大小宮殿。王宮的屋頂中央都有高高的尖塔,屋脊兩端尖尖翹起,造型美觀,金碧輝煌。若從空中俯瞰,王宮一片金光閃爍,格外引人矚目。

_MG_1133

皇宮是一組金色屋頂、黃牆環繞的古典與現代結合的東方式建築。

_MG_1198-

_MG_1193

_MG_1194

皇宮迴廊上有仿吳哥寺的浮雕,雅殿雕樑畫棟,琉璃瓦頂,景色壯觀。

IMG_1213

加冕宮高高的塔尖處有四面佛像。屋頂上的三角楣裝飾上精美圖案,圖案多採用象徵王權的權杖、王冠,及佛教的鳥人、佛光、寶塔、瑞獸、蓮花等。屋簷下裝飾著神、獸等雕像。

影像 2

_MG_1133

皇宮的建築具有古典的傳統建築風格和宗教色彩,宮殿均有尖塔,代表繁榮;殿身塗以黃、白兩色,黃色代表佛教,白色代表婆羅門教。

41312951_2438959532796069_5587486073929334784_n

_MG_1180

七頭蛇神Nage在吳哥隨處可見,據說可以給國家帶來風調雨順。

IMG_1176

_MG_1203

IMG_1212

41496159_339833720093579_6346185514122477568_n

在所有的皇室建築中,銀閣寺最為華麗,1962 年以義大利大理石重建,地板由 5,329塊重 1.125 公斤的銀磚鋪成,供奉玉佛,故又稱玉佛寺,是舉行王室佛教儀式的佛教寺院。

_MG_1221

這裡是御宴廳

_MG_1224

_MG_1267

_MG_1301

在銀殿的東北面有諾羅敦國王的骨灰塔,東南面是安東國王的骨灰塔,東面中央是諾羅敦國王的騎馬銅像。

_MG_1272

41473072_289998441593987_7394688126016290816_n

在金邊王宮中還有一棟兩層白色的法式建築,稱為拿破崙三世閣。此閣原建於埃及,是法國拿破崙三世的皇室建築。在1869年,此閣作為禮物送給當時的柬埔寨國王諾羅敦。皇城玉佛寺之前方,建有一座精巧之尖塔,塔之下方為四方形,四角砌著白色牆柱,塔內有座諾羅敦國王騎馬雕像,雄壯威武、神釆飛揚。
這座雕像原是法國拿破崙騎馬雕像,馬之顏色原本是灰色,一九五三年柬埔寨獨立後,當局把拿破崙雕像頭部切下,換上諾羅敦國王(一八六○至一九○四)的頭像,馬顏色也改塗為白色,如此行逕說來也真是難以想像的怪事一樁。

_MG_1253

美麗的窗花

41375456_2113330222216986_4771839855632056320_n

41332497_2053494671647490_6300264724521025536_n

皇宮出口外面是一條民俗街,主要在展示柬國文物。

41406002_865112140329250_9194844864074743808_n

41401203_279210666018890_7009772787581583360_n

IMG_1313

這些表演者都是內戰時被地雷炸傷致殘的柬浦寨人民。1978年12月,在蘇聯支持下越南進攻柬埔寨,赤柬早已失去民心,越南人民軍很快推進並於1979年1月7日攻佔金邊,赤棉敗走柬埔寨西北地區,靠近泰國邊境,埋下地雷陣,造成很多柬浦寨平民深受其害。

41310755_1361921947177607_8453714292548567040_n

IMG_1104

 

金邊皇宮開放時間
金邊王宮可讓遊客參觀的時間分為兩個時段:

08:00AM~11:00AM
14:00PM~17:00PM

旅遊日期:2018-09-07

Jessieの旅遊記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1

早上去藝術學校參觀後,導遊就帶我們到老市場附近逛逛,下午就要拉車回金邊了,也結束了吳哥窟四天的行程。

老市場是暹粒最熱鬧的地方,也是觀光客必來的景點之一。裡面賣的東西五花八門,從食品、小吃、生鮮、水果,到各種日用品,玩具、服飾、五金,甚至連黃金都有在賣。通常觀光客會來這邊買絲巾與 T-shirt。當然也有很多零食與香料。不過一般說來,要買零食,還是建議去超市買會比較便宜。這邊可以買買水果,還有送人的紀念品。通常一件 T-shirt價格為美金 2 ~ 3 元。但是這邊的小販不像商店有標價,他們都是看人開價,所以通常他們會開個 4~5 元再給你慢慢殺。如果喜歡享受殺價的話,這邊會是個練身手的好地方。

41436998_285216902093026_7370313937503387648_n

002

嘟嘟車滿接跑,導遊也安排讓我們搭這裡最有特色的計程車繞了一下老街。

004-1

IMG_0817

004-3

IMG_0857

水果攤位上面的選舉看板
在1985年柬埔寨飽受內戰困擾之際上台掌權的韓森,在大選中,藉由打擊公民社會、獨立媒體和政治對手,掃除異議聲音。實際掌權已超過34年,2018年選舉前還強制解散最大在野黨,導遊戲謔地說,當總理實在太辛苦了因此都沒人要當,韓森只好勉為其難地繼續出來競選繼續當總理.......。

006

柬埔寨雖然是個落後國家,人民普遍窮困,但市容維持得不錯,道路上很少看到紙屑垃圾等。

004-4

老市場分成兩邊,靠近河岸這邊才是觀光客會來的,這邊賣 T-shirt,木雕,與一些紀念品。

005-1

007

琳瑯滿目的藝品、紀念品、高棉布織品、雕刻品、人文藝術家的獨創街頭藝品…,看得目不暇給。

008

包包的花色很有當地民族風。

009

010

用蟒蛇皮製成的柬埔寨民族鼓。

IMG_0805

這隻蟒蛇應該是阿公級的,好大一張皮,呃......有點嚇人!

IMG_0837

到裡面逛逛,其實市場內部就跟一般傳統市場大同小異,對於剛到暹粒的人,可能會有點害怕不敢進去。

IMG_0844

帽子、太陽眼鏡、泳衣、手錶等等應有盡有.......。

IMG_0845

IMG_0839

雞鴨魚肉生鮮蔬食區

IMG_0843

走進市場裡各種味道都有,雖然不那麼好聞,但這就是傳統市場的魅力。

IMG_0796

IMG_0809

從外圍進入市場,先被滿滿的乾貨給吸引,一整面紅色的、褐色的風乾肉類與海鮮,由於柬國沒有自己的發電廠,只能跟隔壁的泰國越南買電,難免有缺電的困擾,因此冰箱使用的機會不高,食物用這種方式保存才能長久,造就了這一整面壯觀的乾貨牆。

IMG_0813

IMG_0812

IMG_0835

熟食區看起來跟台灣的差不多,味道如何就不知了。

IMG_0832

IMG_0831

IMG_0823

當地賣的米也有分不同品種, 但長得跟台灣的米不太一樣。

IMG_0819

各類水果乾貨零食區

IMG_0807

把柬埔寨盛產的芒果曬成乾,雖然台灣也有,但這裡的不錯吃,推薦。

IMG_0822

IMG_0828

逛累了或者想品嘗當地美食,這裡也可以解決,而且是以美金標價的喔,價錢便宜。

IMG_0826

004

這兩棟新建築還蠻有特色

003

IMG_0794

41616256_2102728606656412_7136593499566112768_n

▲公車亭

IMG_0858

二手的機車在這裡可是夯得很,導遊說一輛也要台幣三~四萬元,全新的就要六~七萬,跟台灣一樣的貴啊。

IMG_0867

老市場佔地其實蠻廣的,但我們並無全部繞完,只在河道兩邊附近繞繞,因為天氣實在太悶熱了有些人乾脆就在橋上乘涼。

IMG_0785

P1420792

IMG_0770

IMG_0862

老市場是暹粒市最熱鬧的傳統市集,來這裡逛可以感受高棉人民的異地生活文化,玲瑯滿目的藝術品及紀念品、道地的高棉布織品、雕刻品、人文藝術家的獨創街頭藝術品......,利用短暫的時間也能充分享受殺價購物的樂趣。

用完午餐就要搭遊覽車回金邊了.......


旅遊日期:2018-09-05

Jessieの旅遊記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1

連續三天都在石頭堆砌的古蹟中打轉,在早上看完小吳哥城後終於全部結束,午餐過後休息了一下終於可以悠閒地乘船遊湖了!

洞里薩湖意指「巨大的淡水湖」或純粹「大湖」)或洞裡湖,位於柬埔寨境內西部,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枯水期(12月-4月)湖水經洞里薩河注入湄公河,湖水平均深度為1公尺,面積2,700平方公里;雨季因湄公河回流,水深可達9公尺,面積則擴展至16,000平方公里。因為湄公河水內含沖積物質所帶來的養分,使得湖中滋生大量的魚蝦,無論旱、雨季都出產甚豐。湖的週圍有三百萬以上人民直接或間接地以漁業為生。目前環湖的大城市除金邊市以外,還有:馬德望市、菩薩市、暹粒市、磅通市和磅清揚市。每當雨季來臨,碼頭離市區只有9公里;但到了旱季,距離就變成17公里了。洞里薩湖的居民得隨季節的變化常搬家,但洞里薩湖並沒有虧待他們,反而以豐富的漁獲量來作為回饋。
 
據說,越戰時大量越南人逃亡至此湧入湖中定居,戰後越南把他們定作難民不許其返國,而柬埔寨則不准他們登岸,變成無國籍者,自此他們就在洞里薩湖中自成一個社區了。

002

這裡是乘船碼頭

003

031

004-1

要前往洞里薩湖的越南浮村囉!

004-2

004-3
搭上遊覽洞里薩湖的小船,雨季的湖面呈現一片黃濁,好似颱風過後的土石流那種顏色,可喜的是,河面非常乾淨尚未被人類製造的垃圾汙染。

004-4

005

看不到盡頭的洞里薩湖

006

插滿各國國旗的遊船,這艘算是豪華的了。

006-2

暹粒距離洞里薩湖約有40公里,大約1小時就可到達湖區,遊覽洞里薩湖不僅可以領略到與吳哥窟不同的湖上風情,還可以乘船進入湖區,探訪當地人的生活。
洞里薩湖邊上有很多浮村,但各有不同,浮村居民大部分來自越南,還有當地的柬埔寨人,以及部分緬甸人。這裡所有的房屋、商鋪、學校、教堂......幾乎都建在尺寸不等的浮台上,隨著湖水水位的變化而浮動在湖區之中。

007

我們在雨季來訪,湖面一片黃濁,不知有多少泥沙混在裡面,但卻是湖上人家賴以維生的泉源,不僅靠著湖裡的魚穫維生,而且吃喝拉撒,連洗澡都在這裡解決。

007-2

導遊說這裡的旅遊業發展已經趨向成熟,居民都很清楚旅遊業是他們的"維生工具",我們進村後大可盡情拍照,並不會為他們的生活帶來影響,我們想要拍照時,亦可隨時把司機叫停,不過我們並沒有,只是靜靜觀望著村中的一切。

007-1

▲隨著旅遊的開放,洞里薩湖的居民也有了商機,這是專門為遊客搭建的平台,第一層可以吃到當地特產魚鮮,第二層平台可以登高遠眺整個浮村,導遊安排我們在此休息。

008

要上平台時赫然發現這裡養了不少的鱷魚,這也是村民的經濟產物,呃......有點被嚇到。

010

來不及長大的小鱷魚就這樣被製成標本!不過,不討喜的外表買的人應該不多吧,搞不好在海關就被沒收了。

009

011

每人送一顆椰子汁解渴

012

013

登高站在平台上可以遠眺整個浮村。

014

洞里薩湖的越南浮村現在已經被開發成一個有系統管理的旅遊點了。

015-1

漂亮的教堂 - 紅色屋頂配上明豔的藍色船體,有種乾淨、純潔、安詳、溫馨的感覺。可見柬埔寨人也不全都是信仰佛教或印度教的。

016

搭乘遊船在這湖中,可看到當地水上人家於特有的船屋上捕魚、種菜、養豬........,所有陸上設施應有盡有,舉凡醫院、加油站、學校、百貨公司、籃球場、撞球場等,別具特色。

017

 ▲水上學校,有學生在上課。

018

在浮村中,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小船,大小船隻穿梭於河間,亂中有序!

020

019

▲小孩脖子上纏著一條蛇,嚇壞了我們這團的,當他要靠近休息站供遊客拍照時大家紛紛走避......嚇到腳底會發冷柳!😂😂

021

▲水上餐廳

022

▲這戶人家貼的是春聯,不知是否為華人。

023

▲水上佛教廟宇

024

洞里薩湖的便利超商

025

IMG_0363

湖面的兩側都是水上居民的房舍,絕大多數都是藍色的木屋,日常生活的吃喝拉撒都靠湖水,多數家庭沒有電力,部分則自備柴油發電機,也有架設太陽能板的。

IMG_0346

房子就跟一般陸地上的沒兩樣,只是浮在水上而已,而且可以直接把房子"划"走喔,想到哪住就划去哪住!

IMG_0412

這些浮村會隨著水量高低而移動房子,雨季時,水量暴漲,需往岸邊遷移;旱季時,水位下降需往湖中心靠。

IMG_0320

划船來串門子😁😁

026

電動和純人力的速度差很多呦!

P1420584

027

洞里薩湖的水上人家有兩種,一種居住在岸邊,以高腳屋為主,一種就直接住在船上。當地人架高的高腳屋就是為了適應洞里薩湖漲退潮的差異,不但如此還可以保持通風涼爽。

028

029

湖面非常乾淨,除了樹葉枝條之外沒看到瓶瓶罐罐.......等不該有的垃圾。

030

004

回到碼頭了

032

Inked影像 12_LI

洞里薩湖是東南亞第一大的淡水湖,漁產豐富,不僅供應柬埔寨人食用,還可以外銷。旱季時,原本是湖泊的地區還會栽種農作物,這裡可以說是柬埔寨的『肉食倉庫』呢。洞里薩湖另一個特色就是水上人家,與其說是特色,不如說是因戰爭因素越南把他們定作難民不許其返國,而柬埔寨又不准他們登岸,只好與河爭地,久了,自然發展出一套不同生存的商業模式。

在浩瀚的天空下,有個不同的民族用著不同的方式生活著,相較之下生活在寶島台灣的我們何其幸福啊!

 

旅遊日期:2018-09-05

Jessieの旅遊記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1.JPG

柬埔寨最吸引旅人的地方,莫過於被人間遺忘千年的吳哥窟之美,包括大吳哥城(Angkor Thom)、小吳哥城(Angkor Wat)、女皇宮(Banteay Srei),以及美麗的塔普倫寺(Taprohm Temple)。而小吳哥城(Angkor Wat)則是公認世界七大奇景之一,它雄偉的建築也是吸引許多攝影愛好者前來拍照的原因。

小吳哥城(Angkor Wat),在12世紀中葉吳哥王朝的國王蘇利耶跋摩2世,下令興建總人口共有幾十萬人曾參與建造,前後共用了將近37年時間,而建造小吳哥的國王其實還未來得及看一眼就黯溘然長逝了。因此當地柬埔寨人都說小吳哥並不是寺廟,它是皇帝的陵墓。

1992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Ⅰ)(Ⅲ)(Ⅳ)聯合國將吳哥古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此後成為柬埔寨旅遊勝地。一百多年來,世界各國投入大量資金在保護吳哥窟世界文化遺產的維護工程上。

 吳哥(Angkor)意指首都,窟(Wat)是廟的意思,吳哥窟(Angkor Wat)又名吳哥寺(小吳哥)。原名(VrahVishnulok),意為「毗濕奴的神殿」。它是吳哥古蹟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廟宇,以建築宏偉與浮雕細緻聞名於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

001-1.jpg

「莫道君行早 更有早行人」!
早上我們五點就摸黑出門,以為會佔個好位置,到現場赫然發現水池前早已被更早來的觀光客佔光了,只好鑽...鑽...鑽.....找個還可以的地方等待日出。

001-2.JPG

雲層有點厚,導遊笑說今天別想拍到旅遊書上的吳哥日出。約6點20分左右天色漸漸亮了,遊客都佔好位置在等待..............

001-3.JPG

其實搭配上千年遺址小吳哥城看日出的色溫變化,也是不錯的享受.......。

001-5.jpg

太陽終於露面了,從遠處看去,可以看到陽光灑到五座聖塔的景象。許多旅人很喜歡從這旁邊拍攝、觀賞小吳哥城的日出,以及金黃色光芒包覆在小吳哥城並倒映在河中的景象。

001-4.JPG

拍完太陽完全升過小吳哥城後,就要進吳哥城內參觀了。

002.JPG

在入口處附近一樣也有石獅子和七頭Naga神在守護著整個吳哥城。

002-1.JPG

003.JPG

經過護城河繼續朝吳哥城前進囉!

004.JPG

美麗的護城河景觀真的是一級棒ね👍

005.jpg

006.JPG

小吳哥占地極廣,總建築群佔地24公里長,寬8公里,中心塔高度達65公尺,相當於20層樓高,建築對稱,堪稱吳哥地區建築的代表作,核心是印度宇宙觀『寺廟山』的具體化,層層往上的山形建築,代表世界的中心『須彌山(Mt. Meru)』,也是眾神的居住地,環繞四周的護城河則象徵陸地周邊的海洋,雕飾精美的蛇欄杆則是連接人間與天界的橋樑,而欄杆上的7頭Naga神正象徵著7色的彩虹『彩虹是印度神話中天堂與人世(小吳哥外)的橋樑』

007.JPG

008.JPG

小吳哥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遠遠望去好壯觀啊!

009.JPG

011.JPG

011-1.jpg

011-2.jpg

011-3.jpg

011-5.jpg

要登上小吳哥的第三層就得爬過大約75度陡俏的樓梯,而服裝上必須穿著過肩的衣服與過膝的褲子,在你排隊登梯的時候真的會有警衛在旁邊檢查!這一層是吳哥窟地區最高的人工建築,而暹粒當地的建築法規規定,所有建築物的高度不得超越小吳哥的頂層。   聽導遊說以前是沒有木梯和扶手的,因此曾有不少觀光客在爬時,失足掉下來就直接摔死了.......現在有了木梯幸福多了!

012.jpg

戰戰兢兢地終於爬上了第三層。

013-1.jpg

迴廊內長得都差不多,比較沒有方向感的遊客可能會迷失在迴廊之間轉不出來呦!

013.JPG

014.jpg

014-1.JPG

015.jpg

▲古代祭祀前的淨身處
田字閣的十字遊廊隔出了四個天井,過去曾用來蓄祭祀用的辟邪水,祭祀前需先在這裡淨身。

015-1.jpg

小吳哥城是吳哥地區200座遺址中唯一面向西方的神殿,浮雕內容主要在敘述戰爭與國王的功蹟。

015-3.jpg

到處都有美麗的壁畫雕刻。

015-4.jpg

016-2.jpg

016-4.jpg

走一圈吳哥建築群,你會赫然發現,最多的是牆上婀娜多姿的沙岩人像浮雕,據說有2千多尊,這些仙女浮雕為吳哥窟帶來令人驚艷的光采,不論是牆角、窗台或轉角處,處處都能看見她們的芳蹤。

016-5.jpg

016-6.jpg

吳哥的藝術精華不僅止於建築外觀或結構,浮雕藝術堪稱是世界藝術史中的傑作。

017.jpg

018.jpg

019-1.jpg

由上往下看的景致,很壯闊漂亮真令人讚嘆啊!

019-2.jpg

020.jpg

021.JPG

022.JPG

023.jpg

024.jpg

025.jpg

025-1.jpg

026.JPG

027.JPG

028.JPG

029.JPG

 ↑藏經閣

030.JPG

031.JPG

032.JPG

032-1.JPG

033.JPG

034.jpg

雄獅旅遊全團24人7日行程

影像 3.png

柬埔寨人把小吳哥的圖像,印製在國旗上,成了柬埔寨的象徵。

氣候乾燥的荒漠上的金字塔遺址可以保存數千年不變。而吳哥遺址卻遭受著風雨侵蝕以及熱帶叢林的盤根錯節將其分割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威脅。1898年法國人開始對於吳哥系統研究,把柬埔寨作為他們的保護國,建立一個機構來監督遺址的開掘。主要集中在怎樣保存這些遺址的研究上,考古學家們要解開古都吳哥之謎,首先得努力保存它,不讓其從地球上消失。

以前只是在旅遊書上、螢幕上看到小吳哥城的介紹,親自走了一趟後才發現在現場感受到的震憾不是只看照片就能體會的,有機會的話就到吳哥窟走走吧!

參觀完小吳哥城後,整個吳哥窟遺址行程就全部結束了,下午要搭船遊洞里薩湖。

旅遊日期:2018-09-05

Jessieの旅遊記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元802年,伽耶跋摩二世在羅洛士地區登基為王,並建立許多神廟建築,羅洛士遺址群(Roluos Group)成為高棉藝術的開端,是吳哥王朝遺址中最古老的遺址,開創日後吳哥王朝的盛世。

一、巴孔寺

004.JPG

巴孔寺是柬埔寨吳哥古蹟中位於暹粒市西南15公里的一座供奉濕婆神的印度教寺廟。 根據1935年發現的寺碑記載,此寺廟乃是881年吳哥國王因陀羅跋摩一世建立的國寺(當時的國都在羅洛士Rolous)。 巴孔寺原為廢墟,法國遠東學院古蹟維修專家莫里斯·格萊斯從1936年開始修復,經過七年努力到1943年大致修復原貌。 是一座五層的方形金字壇,底層邊長65米,各層的基點原有塔門,最頂層中心矗立一座寶塔。

巴孔廟是眾多吳哥建築中,最早採用沙岩建成的寺廟,也是第一座採用彷「須彌山」設計的建築。它建於公元9世紀,由Indravarman I 在位時所建。他的上任Jayavarman II (是二世不是七世喲)建都於Hariharalaya,位置就是今天的羅洛士,所以巴孔廟和附近的羅蕾寺及神牛寺合稱羅洛士遺蹟。Indravarman I為了奉獻給濕婆神,就在這裏興建了這座寺。

巴孔寺被稱為吳哥窟遺址前身,為最古老的歷史建築,這裡是三個遺址群中保存最完整的,有著美麗的護城河,巴孔寺主廟擁有五層方形椎狀塔造型,塔中一樣是供奉濕婆神,我們爬上頂端享受視覺,真的非常漂亮。

001-1.JPG

002-1.png

五層階層式建築的巴孔寺(Bakong),是當時這個城市(Hariharalaya)的中心。 這是一座王國廟,屬神殿山的建築,象徵了眾神所住的須彌山(Mount Meru),將王權和神權結合在一起。 這裡的規劃表現著印度神話:眾神居住的須彌山是宇宙中心。

002-2.jpg

003.JPG

巴孔寺外的護城河

41313780_2279545745392154_1671349973066711040_n.jpg

入口處還有個七頭Naga神。

001.JPG

古代高棉人信仰濕婆神(Siva),是以最原始的陽具Linga形式來表示。 陽具是以「一根石雕圓柱」代表「神的本質」,陽具直立於女性生殖器「一塊方形凹槽」Yoni基座上。 這種陰陽具Linga-Yoni的組合石雕被供奉於早期的高棉神殿內部,祭司便是在它的周圍舉行宗教儀式。

004-1.png

004-2.JPG

通往寶塔的階梯陡峭,共有五層。

004-3.JPG

頂層15公尺高的頂塔,屬於吳哥時期12世紀時的建築風格,與原始建築羅洛士時期的年代相隔了300年,學者推測很可能是由耶輸跋摩二世後來加上去的。頂塔上有典型吳哥形式建物的三角門楣,四方位門楣上的雕刻,皆是印度神話中的故事。

004a.JPG

005.JPG

006.JPG

007.JPG

008.JPG

009.JPG

010.JPG

010-1.JPG

巴孔寺外有一現代的佛寺

010-2.JPG

011.JPG

012.JPG

013.JPG

014.JPG

015.JPG

磚塔

016.JPG

歷經逾千年雨水侵蝕的石刻難免出現剝落

影像 3.png

雖然巴孔寺的歷史悠久,但是它卻是保存得頗完整的建築,至少台基及塔樓結構都算完整,已經看不到滿地堆滿巨石的景況。這裏還有一個特色,首先寺裏有著不同的動物雕塑︰在寺的北面有一座牛蹲在寺前,牠是濕婆的座騎Nandi;在樓梯兩旁有石獅鎮守入口;在最底三層的四個角落,還有石象壓場(可惜石象的長鼻全都斷掉了)。

018.png

建於西元881年的巴孔寺,是吳哥遺址中第一座多層式的神殿山,也是第一座用砂岩石塊代替紅磚的寺廟,頂端舍利塔仍然保留傳統磚造的形式,因此意義非凡。

二、比列科寺(聖牛廟 Preah Ko)

019.JPG
比列科寺(聖牛廟)之名來自於3座主建築前的神牛南迪像,在吳哥遺址中的所有南迪都面向寺廟內,因為牠永遠等待主人濕婆的使喚。 聖牛廟由因陀羅跋摩一世( Indravarman I)建於879年。形制為2層圍牆,外圍以紅土岩砌成圍牆,外有護城河長寬各約400和500公尺。第1、2圍間有藏經閣,只不過現在第1層圍牆幾乎完全看不見了。第1圍內為祭祀聖地,有6座主塔磚造塔廟分2排在同一平台上,祭祀闍耶跋摩二世的祖先們。前排最中央座最高是獻給其祖父,也是吳哥帝國的開國君王闍耶跋摩二世( Jayavarman II),北側塔廟則是獻給其外祖父,南座給其父親;後排塔廟規模較小,分別獻給前述祖先的妻子。塔廟內原立有神像,而非代表濕婆神的林迦,這在吳哥地區十分少見,只不過現已蕩然無存。至於第1圍以外的其它區域,可能是皇宮所在地。 聖牛廟以磚為建材,外敷灰泥,並在灰泥上雕刻。外層的灰泥是以黏土加上細砂、椰糖、檸檬和水所和成的,黏合度很高,也很容易雕鑿,目前尚留有多座淺浮雕和門楣,經過千年風化依然細緻動人。門框和守護神所站立的神龕則採用砂岩,前3座外牆上雕飾著男守護神,後3座則是女守護神。

影像 20.png

020.JPG

前面兩座損壞的程度相當嚴重。

021.JPG

022.JPG

濕婆的座騎Nandi蹲在門口,隨時恭迎主人。

023.JPG

024.JPG

025.JPG

▲裝飾用的假門

026.JPG

027.JPG

跟濕婆的座騎拍個照!😁

三、羅蕾寺(Lolei)

001.JPG

羅蕾寺(Lolei)建於西元893年是國王印德拉巴爾曼一世(Indra VarmanⅠ)所建,作為紀念父母(加亞巴爾曼二世(Jayavarman II)及其王后)的寺廟,由四座煉瓦所建的祠堂組成的。 此座神殿原是位於吳哥東南15公里處Indratataka蓄水池的中央,亦是一座島廟!東側兩塔角落神龕裡為男性門神,西側兩塔為女性,東北神龕塔的東側門楣上為天神Indra騎著三頭象Airavata,並有海怪Makara由口中吐出三頭蛇怪Naga。

羅蕾寺最特別的就是五個主塔是周圍四個大塔,中間主塔超小。早期(西元九世紀時)羅蕾寺是蓋在島嶼上的,但如今島嶼周圍的湖泊已經乾涸,所以我們就不需要乘船來看這個塔啦。當時這裡的湖水也是用來灌溉農田的。

002.JPG

003.JPG

周圍四個塔,其中有兩個比較完整,上面的石雕有的也保持得很好。

004.jpg

羅蕾寺門楣上的敷泥雕刻。

003-1.JPG

據說紅磚門是用棕糖、石灰、糯米漿黏合的,竟然可以從西元802年一直矗立到現在,真令人稱奇!

005.JPG

羅蕾寺的周圍也有一間現代的寺廟。

006.JPG

007.JPG

008.JPG

建於西元893年的羅蕾寺,是國王為紀念父母,由四座煉瓦所建的祠堂所組成的,為吳哥窟遺址的前身,更是柬埔寨最古老的建築。此遺址由法國主導,為了設法保留遺址原貌,學者們對於建築細節無不費心研究,如黏合每塊磚頭以棕糖、石灰和糯米漿混合而成,還有部分神廟的石塊一一被編號拆下,準備在電腦的輔助之下,重新建造。
 
至此,大吳哥城古蹟全部參觀完了,明天一大早 05:00就要去小吳哥看日出啦!
 
 
旅遊日期:2018-09-04
 

Jessieの旅遊記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1-1.JPG

巴本宮殿位於巴戎寺的北面,在大吳哥城(Angkor   Thom)的西北區域。於十一世紀中葉1060年為國王優陀耶迭多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 II)所興建,是一座供奉印度教濕婆神的國王廟。

此遺址是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遺留下來的國廟建築群之一,是當時柬國境內面積最大,高度最高的神廟,據考古學家估計塔高 50 公尺。據周達觀著的《真臘風土記》中記載『比金塔更高,望之鬱然』,這座神殿山比巴戎廟(Bayon)還高。

由於巴本宮所在位置是沙質地形,在1950年代幾近倒塌,1960年代由法國考古學家開始修復的工作,但1970年時這個修復工作受到柬埔寨內戰的影響,考古學家紛紛撤離,修復工作因而停止,直到1995年由法國考古學家為首又展開修復的工作,因為巴本宮的地基不穩,修復工作的方法是將巴本宮全部拆開解體,將地基鞏固後再行原地重建的方式,重組30多萬塊的岩石,在當時號稱是全世界最大的拼圖,直到2011年中這個工作才告一段落,巴本宮也重新對外開放參觀。

002.JPG

巴本宮較特別的是要到宮殿時,必需通過一道長長的陸橋。旁邊還堆放著一些石頭,每顆石頭都會有編號,待修復時再放回原來位置。

003.JPG

P1420457-1.jpg

005.JPG

終於爬上巴本宮殿了。

006.JPG

007.JPG

008.JPG

辛苦的登上巴本宮,但居高臨下,視野寬闊的感覺還真是不賴!

009.jpg

010.JPG

011.JPG

012-1.JPG

中央聖殿

013.JPG

由下往上看好像是通往天國的階梯。

014-1.jpg

階梯是有點高度,所幸現在都有做比較好走的階梯給觀光客們,不然腳真的會發抖柳!參觀巴本宮在穿著上是有些限制的,不能穿無袖的服裝,褲子也得要長過膝蓋才行,想要上去的朋友就得遵守人家的規定喲。

015.JPG

016.JPG

堆放在地上的石頭都有編號,等待被復原到原先的位置上。石頭上的洞,是當初為了搬運而鑿的,以方便運送,石頭是從荔枝山取得,除了用大象運送,雨季時就可利用河道運送。

017.JPG

巴本宮殿也是傳統的須彌山式造型,由三層須彌台構成。十五世紀後期改為佛寺,在第二層台基修建了一座臥佛,原本上面的24座的銅塔,可能因此被拆除。

018.JPG

020.JPG

1950年代,巴本宮幾近倒塌。
1960年代展開翻修。
1970年代,修復巴本宮的計劃曾經受內戰的影響,被紅色高棉政權破壞。
1990年代中期,翻修工程開始。
來自法國的考古學家將其拆除,加固地基後在其基礎上重建。
修繕團隊必須從頭開始,把30萬塊砂石拼起來。
被形容為世界上最大的拼圖。

 

旅遊日期:2018-09-04

Jessieの旅遊記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1.JPG

 巴戎寺 (Bayon Temple), 也被譯為巴揚寺,意為「美麗的塔」。    位於大吳哥城的正中心,跟其他吳哥的廟宇一樣,它的中心屹立著一座特別高的佛塔,象徵著宇宙的中心。 

巴戎寺就是著名的「高棉的微笑」,為當時之國廟,也稱巴揚寺。建於公元 1219 年,以中小型石塊堆疊而成,為四十九座高塔組成的塔林,49 座四面佛加上城門上的 5 座,總共是 54 座。每一座都是四面佛,四個面分別代表慈、悲、喜、舍。距離暹粒市區約 9 km,距離南城門約 1.5 km,通常旅客拜訪巴戎寺,都會由南城門進入,在路線安排上會比較順暢。

巴戎寺與其他寺廟不同的地方在於,它是吳哥最後的一座國廟,也是唯一一座大乘佛教國廟,故雕刻以佛教佛像為主,是闍耶跋摩七世在位時所建造。日本旅客最喜歡這座廟,目前它的團隊也是日本負責。

過去,巴戎寺曾經金碧輝煌,顏色不同現今這樣灰濛濛的。周達觀在真臘風土紀中曾記載 – “當國之中有金塔一座,傍有石塔二十餘座。石屋百餘間,東向金橋一所。金獅子二枚,列於橋之左右。金佛八身,列於石屋之下"。周達官當時看得的巴戎廟是金色的,很可能當時有一層金箔鋪蓋在建築物上,但現今金箔都已經不存在了。

0004.png

這是闍耶跋摩七世的雕像,目前收藏於法國吉美博物館(Musee Guimet),導遊在解說時說吳哥窟很多的雕像都被盜賣而流落在世界各地。

002.JPG

003.jpg

據說每一尊面容都各自以不同的面相俯瞰四面八方的參拜者,穿梭在這些巨大又古老的四面佛塔中,很像是電影中來尋寶的,有種不真實感。

44118600_555812294878624_2289855955527008256-1_n.jpg

004.JPG

走到巴戎寺最上方的平台上,宛如置身於四面佛的迷宮中,四周的高聳佛臉石雕目前共有 37 座,幾乎每一座的四面都雕有佛臉。

005.JPG

巴戎寺共分三層,下兩層為正方形,外側廊壁雕刻故事性浮雕;頂層為圓形,樹立佛塔。從外觀上看,巴戎廟是一座金字塔形建築,最高處是一座塗金的圓形寶塔,它建在兩層空心的台基之上。巴戎寺以佛面塔、迴廊壁畫而著名,迴廊壁畫十分豐富,從王宮征戰到市民生活應有盡有。

005-1.png

006.JPG

007.JPG

007-1.JPG

008.JPG

巴戎寺內的許多樑柱和門楣之上,也雕刻著各種資態優雅、形貌各異的仙女像,頗值得漫步留連、細細品味。

009.JPG

010.png

巴戎寺的浮雕共有一千兩百公尺長,生動地刻畫了一萬一千個人物,描刻吳哥王朝歷史以及當時人們的生活情景、戰爭的情況以及國王出巡的情景等。雖經過八百年的風化,至今仍栩栩如生。

011.png

▲這是宋朝軍隊,蓄鬍束髮、身穿盔甲、手拿盾牌長矛,與當時柬埔寨聯軍一起於 1177 年間對抗占婆 (越南南部) 的行軍畫面。

011-1.png

▲高棉的部隊則光腳赤身就上場打戰,大象是東南亞都會使用的作戰武器之一。當時戰象的威力可說近乎無敵,過去波斯與印度也都使用這種武器作戰。當時高棉與宋朝聯軍出征時,闍耶跋摩七世則坐在戰象上指揮大部隊。

011-2.png

▲這是宋朝軍隊,蓄鬍束髮、身穿盔甲、手拿盾牌長矛,與當時柬埔寨聯軍一起於 1177 年間對抗占婆 (越南南部) 的行軍畫面。

012.JPG

013.JPG

014.JPG

015.JPG

016.JPG

017.JPG

018.JPG

這尊『國王的微笑』為大眾公認氣質最慈善,最多人留影合照,保存亦完整者,也就是說…他最受歡迎啦,記得要拍照打卡呦!

018-1.png
吳哥王朝國王闍耶跋摩七世篤信佛教,是一位極為虔誠的佛教徒,他擴建了吳哥城(Angkor Thom), 為紀念父母親分別建造了聖劍寺(Preah Khan)和塔普倫寺(Ta Prohm),為自己修建了巴戎寺(Bayon)。後來遷都金邊後,吳哥城便逐漸勢微荒廢,直到1861年時,才由法國生物學家亨利·穆奧(Henri Mouhot)重新發現,他將所見記錄在《暹羅柬埔寨寮國諸王國旅行記》中,巴戎寺才曙光重現逐漸為世人所注目。

P1420386.JPG

拍個照這是一定要的啦!

由54座大大小小寶塔構成一座大寶塔的巴戎寺,每一座塔的四面都刻有三公尺高的闍耶跋摩七世的微笑面容,兩百多個微笑浮現在蔥綠的森林中,多變的光線或正或側,時強時弱地探照,軒昂的眉宇、中穩的鼻樑、熱情的厚唇、慈善的氣質,國王的微笑反而勝過建築本身的宏偉,而成為旅客最深的印象,被世人稱為「高棉的微笑」。

 

旅遊日期:2018-09-04

Jessieの旅遊記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1-1

呼~~連續下了一天半惱人的雨終於停了,心情頓時也輕鬆了起來.........下午行程是「大吳哥城」,小巴士開到「南城門」附近就停下來讓大家拍照。

“吳哥”一詞解作城市或都城,而“通”一字則解作“大”,全名有“大城市”的意思,因而被人稱為“大吳哥城”。

大吳哥城佔地近 9 平方公里,是國王 Jayavarman VII 所建的國都,也是吳哥文明光輝時代結束前的最後國都。據元朝使節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所形容,十三世紀末年的大吳哥城到處繁華熱鬧,建築物金碧輝煌,較當時元朝的城市也毫不遜色。

大吳哥城共有五道城門,門上四面皆刻有佛像,門外兩旁是長長的一排石像,本身已是著名的景點。大吳哥城內散佈多處吳哥遺跡,較著名的有巴戎寺(Bayon Temple)、鬥象台(Elephant Terrace)、瘋王台(Leper King Terrace)、Phimeanakas 和 Baphuon 等。

在進入都城前,遠遠地就會看到高達7公尺南城門,石雕上頭四面都刻著吳哥王朝全盛時期國王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的面容,唯與印度教不同的是此乃象徵眼觀四面耳聽八方的四面佛菩薩,無時無刻送暖關注你的意思。

擁有23公尺高的觀世音菩薩四面佛塔,其高8公尺、寬3公尺的護城牆,則是因為受到西元1177年、占婆軍隊入侵教訓之後,故以堅固的樣式所建造,橋側欄杆則為以史詩為主題的「乳海翻騰」(左天神、右阿修羅)。一般遊吳哥城通常都選由南門進入。但在古時,因吳哥所有的寺宇門大多面向東,因此東方才是正門。

001

002

入口前的護城河,橋上兩旁雕的欄杆就是以乳海翻騰(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故事為背景打造,印度教三大史詩之一的神話故事,可以在大吳哥的四個城門,小吳哥迴廊的壁雕等地出現。

乳海翻騰(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是一篇印度教創世神話故事……
印度教的宇宙是以眾神居住的須彌山(Mountain Meru)為中心,山下則是人類居住的地方,四周則是由宇宙海 / 乳海(Ocean of Milk)所包圍。乳海翻騰(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故事所講的是宇宙創始之初,須彌山(Mountain Meru)下的宇宙海/乳海(Ocean of Milk)埋藏著長生不老的甘露,善神與阿修羅決定合作攪拌宇宙海,以取得甘露。毗濕奴化成靈龜頂著須彌山作支點,破壞神Siva(濕婆)則是站在山頂指揮著眾神,巨蛇Naga當作攪動乳海的繩子,92個阿修羅(凸眼頭戴冠毛頭盔)拉著巨蛇Naga的頭,88個善神(杏眼頭戴圓錐型頭飾)拉著巨蛇的尾,以輪流拔動巨蛇身體方式轉動須彌山一千年。

003

這是面對城門右邊的護城河景觀還滿漂亮的。

004

005

006

與大吳哥城相同,左方是天神,右方是阿修羅,各54尊,各拉著一條相傳住在洞里薩湖湖底的七頭蛇神那伽(Naga)。

007

008

面對城門左邊是代表善的神,右邊是代表惡的阿修羅。惡神阿修羅有圓凸的眼睛,戴著有冠毛的頭盔。 還有...  很多頭像已不知流落何方了。

009

010

「南城門」是由印尼負責修復,所以比較完善,很多顏色新舊不一的雕像,表情有點無奈,看起來滿有趣的。

011

左邊的天神則是杏眼圓睜,戴圓錐型的頭飾。神魔合力 互相拉扯,握著巨蛇翻騰乳海。

012

拍個照這是一定要的啦!

013

P1420317

南城門頂部是四面佛巨塔的建築形式。大門兩側的巨大支撐柱,是以象鼻握住蓮花的石雕三頭象,此三頭象是天神Indra(雷雨之神)的坐騎(Airavata)。而由城門兩側延伸而出的城牆,據說以堅硬的紅土築成,高8公尺,寬達12公尺,當時的衛兵可騎馬或騎著大象在城牆上巡邏。

014

▲要進城囉~

南城門是一個值得稍作停留拍照的地方。跟團到吳哥旅遊,這裡通常都會列入行程之一,然後可以徒步走進城門,體驗一下當初周達官進城時的感受。

 

旅遊日期:2018-09-04

Jessieの旅遊記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1

一大早往窗外瞧結果還是淅瀝淅瀝的下著雨,頓時心涼了半截....不過雨勢是沒昨天的誇張就是了!

女王宮又譯為女皇宮、班蒂斯蕾,是位於柬埔寨大吳哥東北約 21 公里荔枝山旁的一座印度教寺廟,供奉著婆羅門教三大天神之一的濕婆。建於 967 年的羅貞陀羅跋摩二世王朝,而於1002年的闍耶跋摩五世王朝完成。 該寺以朱色砂岩構成,充滿精緻的浮雕,有「吳哥藝術寶石」之稱。女王宮小巧玲瓏,沒有像其他吳哥遺產來得大,但也因為大量使用紅色砂岩做為建築材料,可以像木頭一樣雕刻,美不勝收的精緻浮雕是讓人嘖嘖稱奇的。

據碑文所載,女王宮原名「濕婆宮」,三座塔殿正中一座供奉的就是濕婆神。「女王宮」名稱的由來可能來自於建築牆面裝飾的精緻浮雕及建築規模的小巧,有人也猜測此名得自浮雕上的女神。

004

▲亮票後就可以直接走進女皇宮內,女王宮的建造者是羅真陀羅跋摩國王的一位大臣Yajnavaraha。在文獻上有記載,因為上面是高棉語,所以外國遊客鐵定是看不懂的啦!只能聽導遊為我們講解。

002-1

003

這裡是入口。進入到女王宮會看見柱狀物,林迦(男性生殖器,代表濕婆神)。

005

女王宮主要是用紅色的砂岩所建,外牆看起來紅色的,非常特別,所以很多人都稱女王宮為「吳哥之寶」或「高棉藝術之寶」。

006

寺塔各層門前都有一對守護石雕,右手持兵器,左手按在跪地的左膝蓋上,右腿半蹲式,有的看起來是獅子,有的則是猴子雕像,雖不清楚中間差別,應該都是守衛者!

006-1

塔基及兩側的神龕和門樓上有千姿百態的浮雕,內容大多是記載古代高棉人民的生活情景和抵禦外族侵略的戰鬥場面。

007

008

▲雷神因陀羅

009-2

009-1

▲門楣上的濕婆神正在跳著毀滅之舞 因為有兩方在爭奪一位美人,美人自願毀容以平息紛爭,所以左下角的美人已經變不正了。

009

▲雕繪魔王羅婆那(Ravana)搖晃凱拉薩神山(Kailash)  羅婆那是個十個頭二十隻手臂的魔王, 濕婆神坐在山上, 他的神妃帕爾瓦蒂則坐在他的腿上  山下獅子、猴子與大象則因羅婆那窯洞神山而到處奔跑躲避。
010

012

雨季的時候屋頂門柱等都披上綠衣了。

011

除了門口上的雕飾外,窗框、圓柱或柱子也刻有精美的植物或動物浮雕,雕刻一樣是一絲不苟。整個女王宮內每一平面都總有華美的雕刻作為點綴,這樣高密度的雕刻建築恐怕舉世無雙啦。

014

有東方蒙娜麗莎之稱的女神緹娃妲女神tevoda(Devata)浮雕。

013

015

女王宮如果只是走馬看花不仔細觀賞大概15分鐘就可以走完,範圍並不是很大,但是它令人讚嘆不已的雕工及獨特少有的粉紅色建築,卻可以讓人在這久佇不離。

015-1

016

017

精細雕工與石雕建築讓到訪旅客歎為觀止。

018

三座鐘形寺塔中,中間一座最高,約 10米,裡面供奉著濕婆神,南面一座供奉的是梵天神,北面一座供奉的是毗濕奴神。寺塔高 5 層,每層都飾有各種神鬼羅剎雕像,形態各異。塔基及兩側的神龕和門樓上,也是千姿百態的浮雕,內容大多是記載古代高棉人民的生活情景和抵禦外族侵略的戰鬥場面。在中間寺塔右側的一座巨大的神龕上,完整地保留著一幅石雕「戰象圖」。這幅圖把當時高棉人民抗擊外族侵略的戰鬥場面再現在石壁上。

019

中門兩側各有一根竹節狀石柱和一根鏤花石柱, 上面是一個山形門眉,從這裡就可見到女皇宮細緻的雕刻。

020

女王宮的山形牆是必參訪的重點之一,山形牆跨立於四方形的門框之上。女王宮的山形牆比起門框來顯得特別大,氣勢磅礡。在高棉建築史上,女王宮第一次將神話故事雕刻在山形牆上。楣石橫跨兩根門柱之間,一些用於支撐上面的結構,一些則純粹為了裝飾。女王宮的楣石上均飾有精緻的浮雕,足以和神牛寺的9世紀雕刻匹敵。

021

連旁邊一顆石頭上的一朵雕花都可以這麼精美。

022

已被破壞的古蹟。

023

024

025

026

拍個照這是一定要的啦!

027

027-1

028

IMG_8763

皇宮外面的販賣區
由於女皇宮屬於最多遊客會參觀的景點之一,館方特別在此建立遊客中心。 遊客中心除了廁所與資訊櫃台外,還有商家,這邊販賣的商品其實跟夜市差不多,就是衣服、絲巾、磁鐵與明信片之類的。當然也有喝的飲料或椰子。若走累了,可以在這邊好好休息一下。其實大多數夜市的商品都可以在這邊買到。 

IMG_8774

五花八門的販賣區,既然來了就隨便逛逛看看吧。

IMG_8778

IMG_8783

▲很像台灣的布袋戲尪仔。

女王宮於11世紀被進一步擴建和改造。在某種程度上國王主宰了改造工程;根據一段12世紀的銘文記載,女王宮被賜予僧侶 Divarakapandita 並供奉濕婆。遲至14世紀以後它才被遺棄,直至1914年女王宮才被西方人發現。1923年法國作家馬爾羅從女王宮偷走了四件女神像,案件轟動一時,馬爾羅很快被逮捕,失竊的女神像也隨即被送回柬埔寨。此事件激起了人們對女王宮的興趣,隨後清理了女王宮的建築,在1930年代對女王宮的修復中原物歸位法也首次在重大工程上派上用場。人們起初根據女王宮的精緻浮雕猜測其建築時間較晚,1936年發現了奠基石之後才推翻此假設。2000年至2003年,為了防止雨水浸蝕,柬埔寨和瑞士合作的女王宮保護工程給建築安裝了排水系統。人們還採取了一些措施防止建築被周圍的樹木破壞。然而女王宮一直不幸地蒙受文物盜竊的破壞。20世紀末柬埔寨當局移走了一些雕像原件而用複製品替代,盜賊們就將目標轉移到複製品上。女王宮的一件濕婆及其女性化身烏瑪的雕像被移至金邊的國家博物館保護,卻在博物館內遭到破壞。

關於印度教三大神的紀載:印度教有三大神,分別是創造之神 -梵天、 維繫之神-毗濕奴和毀滅之神-濕婆。

濕婆神是在印度受到最廣泛的崇拜神之一,雖然一般人聽起來覺得毀滅之神比較恐怖,但實際上,毀滅的背後也代表了重生與再造,所以其實他也是再生之神。當我們的身體和所有的物質在時間的老化作用下變得無用之時,他施予仁慈創造更新,他本人超越了時間,因此被稱為瑪哈嘎拉 MAHAKALA,超越時間的偉大之神, 藏傳佛教也將瑪哈嘎拉作為出世間的護法供奉.他還被稱為摩醯首羅,梵文MAHESWARA 現代發音如瑪黑刷茹阿,意味大自在天。

濕婆神在印度教中的地位極高,信眾認為他是最容易滿足的神,具有極大的慈悲心.只要帶著愛心獻上一滴恒河水,他就會非常高興。濕婆神會非常快的賜予信徒合乎宗教法則的願望,而且在印度教中,女性一直視濕婆神為最標準的丈夫,所以少女也經常祈禱他和他的妻子,祈求自己的婚姻幸福.

 

旅遊日期:2018-09-04

 

Jessieの旅遊記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2.JPG

這次來柬埔寨剛好碰上雨季尾巴,從早上雨就斷斷續續的下,來到塔普倫寺時更是下個不停,一手撐傘一手還要拿相機,還得隨時注意路況,既悶又熱又是雨水打在身上,衣服都濕透了,真不是普通的狼狽.........

塔普倫寺為柬埔寨吳哥古蹟的一座古寺廟建築,位於吳哥城東約一公里處。興建於1186年,為闍耶跋摩七世為紀念其母而興建,又稱『母廟』,與尊奉其父親的『寶劍寺』遙相呼應。神殿內則是供奉「智慧女神」Prajnaparamita(般若經),傳說是依據闍耶跋摩七世的母親形象而塑造雕刻,當初被發現時即被當地人稱之為卡波克(吉貝)的大樹所盤據而放棄整修。

塔普倫寺原來東西各長一千米,南北各寬六百米,圍牆內有三重迴廊。當年它是一所擁有高僧、祭司,舞女,具有廟宇和修院雙重功能的神殿。高棉人棄城逃難後,這間廟宇亦難逃一劫被森林埋沒。現在它被各種植物佔據,包括榕樹、銀板樹和桐油樹。寺廟裏大約一半的建築物都被這些樹緊緊包圍,盤結在圍牆和廟門上,但這反而成為此廟奇特的景觀。

影像 7.png

塔普倫位於吳哥遺址群的正中央,屬於小圈的行程。

002-1.JPG

其實,塔普倫寺原本規模之大,可稱得上是一座小城市,因為全盛時期時,寺內曾經住了超過一萬二千位僧侶、祭司和舞者,寺廟外圍更聚集了三千多條村莊,近八萬人圍繞著塔普倫寺生活。可是由於後來塔普倫寺被廢棄,以致人跡罕至,鳥類的糞便把樹木的種子帶來了寺廟中,而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種子經歷了 500 年的光陰,種子孕育成為了大樹,甚至能穿破堅固的牆壁,形成了今日的景象。

003.JPG

004.JPG

005.JPG

006.jpg

塔普倫的大樹主要是木棉樹與絞殺榕。木棉樹,粗大、淡褐色、多癤的樹根,死亡後樹幹會慢慢的出現中空,它巨大的樹根可以將整座寺院包裹,絞殺榕寄生在樹幹中,最終喧賓奪主。

007.JPG

007-1.jpg

008.JPG

好驚人的大自然力量,若無使用鐵柱支撐快被木棉樹根吞噬的入口,這些古蹟肯定會崩塌吧!

008-1.JPG

根部宛如佛陀打坐之姿的巨大木棉樹,延伸甚長的樹根幾乎將另一側的小塔廟給『吞』了,很像巨蟒盤踞在此。

008-2.JPG

塔普倫寺的亂石與大樹,意外成了觀光客最中意的景點之一,難怪古墓奇兵、變形金剛等好萊屋電影會來此取景。

44190246_1069912623175179_9078157977101271040_n.jpg

008-3.png

塔普倫寺最讓人熟悉的就是此地為 2001年電影「古墓奇兵」(Lara Croft Tomb Raider) 的拍攝地點,女星安潔莉娜裘莉 (Angelina Jolie) 更從此與吳哥窟結下不解之緣,領養了柬埔寨孩子、在柬埔寨建學校,甚至成了柬埔寨公民。裘莉在左肩上還有一段柬埔寨語經文的刺青,經文大意為:「願敵人遠離你,若你擁有財富,願你富貴長存,願你如 Apsara 女神一般美麗,無論在何方,都能夠受到照顧與保護。」

009.JPG

巨樹在遺跡之間盤根錯節地生長著的塔普倫寺(Ta Prohm)很有廢墟的味道。

009-1.JPG

蜘蛛網般的樹根

009-2.jpg

009-3.png

▲由於塔普倫廟復建時特意保留樹幹與石造建築共生的關系,卻無意中形成了這有趣畫面,樹根裡的阿普莎拉仙女彷彿刻意躲在樹洞,偷偷打量著外頭吵雜的不速之客。這裏十分隱密,不過…沒跟著導遊走就不會知道有這麼特別的畫面,由於孔洞形狀像極了台灣島形狀,被台灣遊客暱稱為「台灣的微笑」。

010.JPG

在濕熱的雨季,塔普倫寺的城牆青苔滿佈,呈現一片的綠。

010-1.JPG

011.JPG

▲這裡有一尊落難女神

012.JPG

其實,當塔普倫寺於叢林中被發現時,由於樹木和神廟早已糾纏得難分難解,勉強移除只會令建築崩壞,因此負責修葺的印度團隊只有盡力保持其原貌,反而就讓塔普倫寺成為了吳哥遺跡中最有特色的神廟。

012-1.JPG

塔普倫寺的幅員非常廣大,且因正在施工維護,部分區域圍起封鎖線的關係,有些區塊必須繞道方能到達,所以在塔普倫寺參觀是繞來繞去的,方向感不佳的遊客有可能會搞不清方向而迷路喲。

013.JPG

雖然經過修復,但有些斷垣殘壁亦是保留在一旁,無法拼回原來的模樣,損壞的情形讓人覺得如果地震一來應該倒光了,幸好柬埔寨沒有地震發生,不然應該無法保存了。

013-1.JPG

014.JPG

015.JPG

015-1.JPG

017.JPG

018.JPG

019.JPG

020

020-1

021

022

吳哥特有的交通工具 - 嘟嘟車。

023.JPG

這些表演者都是內戰時被地雷炸傷致殘的柬浦寨人民。1978年12月,在蘇聯支持下越南進攻柬埔寨,赤柬早已失去民心,越南人民軍很快推進並於1979年1月7日攻佔金邊,赤棉敗走柬埔寨西北地區,靠近泰國邊境,埋下地雷陣,造成很多柬浦寨平民身受其害。

在塔普倫寺中繞了一圈,感覺上,塔普倫寺確實有一份獨特的氣質,於所有吳哥古蹟中別樹一幟。看到塔普倫寺的廟與樹已經融為一體,讓我感受深刻的,就有種探險的感覺,彷彿步入了被世人所遺忘的遺跡之中,尋找著失落的古文明。

旅遊日期 : 2018-09-03   

Jessieの旅遊記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01-1.jpg

早上撐著傘如急行軍般逛完已經累噓噓的大吳哥城五個景點之後,緊接著下午就要來逛被列為必逛古蹟之一的寶劍塔(Preah Khan)了

寶劍塔 Preah Khan 柬埔寨語意即「聖劍」,也有人翻譯成「卜力坎神殿」,據說這兒曾經放置大吳哥王打仗時所用的寶劍,是著名的微笑國王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Ⅶ)於西元1191年為紀念父親Dharanindravarman II 並彰顯他征服占婆人Champa的彪炳戰功而建立的寺廟,裡面存放其父親的骨灰以及供俸父親神靈之用,也因此稱作「父廟」或者「父塔」。歷經西方學者及近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整修,寶劍塔已恢復大半的原貌。寶劍塔位在大吳哥城外的東北角,東側入口前有天神與魔鬼拉著九頭蛇的雕像,但此處的神魔大多已斷頭,損壞得十分嚴重。圍牆內還有許多倒塌堆疊的石塊仍靜靜的躺在原地等待整修。寶劍寺佔地廣大,格局方正,中央有一座浮屠石雕往四方放射,氣勢恢宏如皇宮,外圍並有長800公尺、寬700公尺的城牆環繞;寺廟主體呈十字型格局,四側長廊延伸至主塔,每側入口有十九道門,長廊的設計結構是由外側往內側越來越小,越往中心點,門的寬度越寬,高度卻越低,這是闍耶跋摩七世為表達對父親的尊敬,運用建築上的設計使進入的人必須逐漸地放下身段低頭,藉由如此低下的動作使來者心中油然而生敬畏之心,經由如此的細微末節,不難看出闍耶跋摩七世的用心。

闍耶跋摩七世重建吳哥城時曾在此居住,是高棉人最重視的寺廟之一,重要節日典禮都在此舉行,曾擁有一千位教師以上的佛教大學,數千人供養和維護這座寺廟。無論在格局、功能及氣氛上都與「母廟」塔普倫類似,規模又比塔普倫大。它具有學校、修道院的教育功能,甚至是皇族治病的地方。

0001-2.JPG

0002.JPG

入口前的護誠河,橋上兩旁雕的欄杆就是以乳海翻騰(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故事為背景打造,是印度教三大史詩之一的神話故事,在大吳哥的四個城門,小吳哥迴廊的壁雕等地都有出現。它記載了一群善良的神與一群邪惡的神在合力攪動一支「巨棒」   蛇,從而使得令「銀河海洋」不斷轉動。

0003.JPG

乳海翻騰(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是一篇印度教創世神話故事……
印度教的宇宙是以眾神居住的須彌山(Mountain Meru)為中心,山下則是人類居住的地方,四周則是由宇宙海 / 乳海(Ocean of Milk)所包圍。乳海翻騰(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故事所講的是宇宙創始之初,須彌山(Mountain Meru)下的宇宙海/乳海(Ocean of Milk)埋藏著長生不老的甘露,善神與阿修羅決定合作攪拌宇宙海,以取得甘露。毗濕奴化成靈龜頂著須彌山作支點,破壞神Siva(濕婆)則是站在山頂指揮著眾神,巨蛇Naga當作攪動乳海的繩子,92個阿修羅(凸眼頭戴冠毛頭盔)拉著巨蛇Naga的頭,88個善神(杏眼頭戴圓錐型頭飾)拉著巨蛇的尾,以輪流拔動巨蛇身體方式轉動須彌山一千年。

003-1.JPG

很多頭像已不知流落何方了!導遊開玩笑說,這些頭大部分都出國了,其實就是在戰爭時被別的國家偷走了。

0005-1.JPG

0006.JPG

0007.JPG

0007-1.JPG

▲Linga林迦與Yoni優尼
突起的是林迦,男性生殖器,女生的生殖器是優尼台座,象徵子宮,是印度教對生殖崇拜的象徵。生殖崇拜寓意著生命力和創造力,印度教認為「毀滅」中包含著「再生」, 作為破壞神的濕婆是兼具了生殖與毀滅、創造與破壞雙重性格的神,負責在舊時代結束時毀滅世界並為新世界的再生做準備。

0009.JPG

這尊在打坐的佛頭已經不知流落到天涯海角的哪個角落了!寶劍寺的建築與殿內浮雕都是精雕細琢之佳作,惟被人破壞得極為嚴重,絕大部分的佛像,都被人從頸截斷竊走,只剩下佛身與佛手之無頭慘狀,實在是令人惋惜。

0008.JPG

造於十六世紀的浮屠。

0010.JPG

0010-1.JPG

0011.JPG

0012.JPG

0012-1.png

印度教祭司和佛教僧侶打坐方式不一樣,他們是交叉著腿,而非盤腿。

0013.JPG

牆上精美的石雕可惜被闍耶跋摩八世的滅佛運動給鏟掉了!在寺廟的其他地方也可以看到滅佛運動的痕跡,有些牆面上有佛龕沒卻沒有佛像。

P1410963.JPG

在闍耶跋摩七世 (Jayavarman VII) 所建立的寺廟中,只要有圍牆的,幾乎都可以看到上方有著佛像的神龕;只不過在後世國王的滅佛運動中神龕被下令挖除了。

0014.JPG

巨樹在廟宇的各個空隙間盤根錯節生長,蒼勁的虯髯穿繞在樑柱、石縫、屋簷、門窗之間,,歷經千年的風雨,古樹和寺廟已經融為了一體,將寺內許多建築變成了一堆堆的亂石,石壁也因年代久遠,加上潮濕,長了一片片青苔。

0014-1.JPG

0014-2.JPG

地中海風格的寶劍塔藏經閣,是兩層圓柱的希臘羅馬式多柱的二層樓建築。

P1420029.JPG

寶劍寺為十一世紀之古建築,隱藏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中,神祕而古樸,又名「森林之廟」。寶劍寺和塔普倫寺一樣,曾讓叢林給吞沒。不過,塔普倫寺仍維持原樣,古蹟維修專家對聖劍寺作了較多整治。

0004.JPG

導遊說在柬埔寨蛇跟龍是同樣的東西,在吳哥古蹟裡有這種七頭雕像和長長身體的,你愛叫它七頭龍或七頭蛇都行。

018.JPG

0019.JPG

0020.JPG

0021.JPG

拍個照這是一定要的啦!

0022.JPG

0023.jpg

我們的參觀路線是從西門(後門)走到東門(正門),因此這裡才是寶劍塔的正門。在這裡依然有許多的七頭蛇神和獅子神守護著這座名為父廟的寶劍塔。

結束了約一個多小時的參觀 我們準備前往下一個景點 - 班蒂喀黛寺囉!!

旅遊日期:2018-09-03

 

Jessieの旅遊記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01.JPG

離開達松將軍廟後,車子載著我們直奔【涅槃宮】參觀。

到吳哥窟大城外圍的遺跡群旅遊,一定要來看看吳哥窟這神奇的古代醫院(涅槃宮Neak Pean)呦!

涅盤宮,是高棉語Neak Pean的音直譯,和佛教中的「涅槃」沒有關連,意思是「纏繞的巨蛇」因此也稱為龍蟠寺。

由宅心仁厚的闍耶跋摩七世 (Jayavarman VII) 於十二世紀末所建,是為了醫治生病的古吳哥人,供奉婆門轎。史學者認為他在位37年中,積極進行各項建築工程,以攸關民生生活所需的公共工程為第一優先,包括蓋水庫、鋪路修橋、建101所驛站、102所醫院……,其中涅盤宮(Neak Pean)在當時是一所大醫院,最神奇的是此地的聖水,具說它有治病的療效呢!

涅槃宮的整個佈局由五座正方形水池所組成,建築之特色在於它的方正與對稱:中央水池規模最大,象徵印度古老神話裡喜馬拉雅山上的聖湖。中央之主池為70公尺正方,主池之東南西北各有一個25公尺正方之小池。主池中心為一座直徑14公尺的圓形島廟。中央島廟是個圓形七層基台,逐漸向中心點縮小,基台小島上有座象徵「須彌山」而建造的石塔小寺廟,由兩隻七頭蛇王雕像 (Naga) 圍繞著。

0002.JPG

這是要前往涅槃寺必經的一條木棧道,大夥兒撐著傘行走於木棧道上,正好碰上雨季兩側湖面非常寬廣。

0003.JPG

湖面兩旁遠遠看去像似水中森林,還以為要搭船進涅槃宮呢!

0004.JPG

0005.JPG

0006.JPG

跟其他吳哥窟遺跡群相比,涅槃宮相當特別,在一片汪汪湖泊中矗立著枯枝,不論是何時來訪都讓人感到寧靜,是片非常漂亮的人工湖泊。

0007.JPG

0008.JPG

0009.JPG

涅槃宮 (Neak Pean),建於十二世紀末。

0010.JPG

據導遊說,涅槃宮 Neak Pean 意思是纏繞的巨蛇,因為在大池中央浮島神廟底座有 2 條大蛇 Gana 相互交纏盤據, 故又稱盤蛇寺或龍蟠寺。 

0011.JPG

涅槃宮是吳哥王朝時的醫院,池水以具神奇的療效著稱,以現代的說法其實就是藥浴。

0019.JPG

島上有座象徵須彌山的塔,塔上每個面有觀世音菩薩雕像及佛陀事蹟的浮雕。
0012.JPG

涅槃宮由五座正方形水池所組成。中央水池規模最大,中央水池上有座小島, 小島為兩條蛇王雕像所盤繞。島上有座象徵須彌山的塔,塔上各面有觀世音菩薩雕像,及佛陀事蹟的浮雕, 圍繞中央塔四方的小池各有一個出水口,北方的出水口就是象頭、西方的出水口就是馬頭,南方的出水口就是獅頭、東方的出水口就是人頭,象徵水、風、火、土四象。 當時大水池內放滿各種了草藥,池中藥水由大水池流入東南西北池,每個池子有著不同的療效,由醫生診斷病症,再到不同方位出口, 以藥水沐浴治病。

0013.JPG

在島廟之東石雕附近,有座「飛馬救人」的雕像。雕的是一匹飛天石馬從水中躍起,一群人緊緊抓住,造型特殊。據說古代發生大洪水時,釋迦牟尼佛聽到苦難百姓的哀求聲,化身為飛馬,將百姓由大洪水救出。另一種說法則是傳說海上商人遇難,差點被女妖吃掉,菩薩化身為馬,將受難者從水面馱起,馬身前後兩側都還攀附著獲救的人體,雙腳彎曲騰空,從水面升起。

0013-1.JPG

在東方古老的神話裡常常「龍」「蛇」不分,都叫「Naga」,因此 Neak Pean 也譯為「龍蟠寺」,音直譯就是「涅槃宮」。

0014.JPG

0015.JPG

0016.JPG

0017-1.JPG

島廟正門朝東,據說內供有佛像,原有金身佛像,但現已不知去向。門口右方浮雕保存尚屬清晰完整。四面門楣上方均雕有佛教故事,東面是悉達多落髮剃度、西面是釋迦牟尼於菩提樹下冥思、北面是悉達多奇馬出城,馬下方有神明托著以免聲音太大驚動他人,南面已嚴重毀損。現正值雨季池水已滿,無法拍到裡面真實面貌。

0018.JPG

中央水池的東南西北水池各有一座雕像:
東池為:人面 - 象徵土。(東面原為牛石雕後來被人面石雕取代)
南池為:獅子 - 象徵火。
西池為:馬頭 - 象徵風。
北池為:象頭 - 象徵水。
在當時大水池內放滿各種了草藥,池中藥水由大水池流入東南西北池,每個池子有著不同的療效,由醫生診斷病症,再到不同方位出口藥療,病人就跪在出口以藥水沐浴治病。

0018-1.JPG

0019-1.JPG

主池之東南西北各有一個25公尺正方之小池,出口上方各有一小室,小室內有出水口。

影像 8.png

目前只開放紅色部份, 也只能在圍欄外看。

雖然涅槃寺能參觀的面積不大,建築可看性也不算很出色,但因為涅槃寺有著吳哥窟遺跡少數的水中棧道和巨大水池,在這裡很容易拍到優美的照片,卻也讓人著迷。

蔣勳老師對於涅槃寺的講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Gspn5htm70
 

旅遊日期:2018-09-03

 

Jessieの旅遊記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1410858.JPG

天空還在下著雨……離開東梅篷寺後接著來到相傳為了紀念驍勇善戰的達松將軍廟。

達松將軍廟位於整個遺跡群的東北方,是一座規模較小的寺院。相傳是由微笑國王Jayavarman七世(闍耶跋摩七世)於公元十二世紀末所興建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紀念這位幫他打天下偉大的將軍,當年占婆族(Chams 越南人)佔領了吳哥,Jayavarman率兵將占婆族趕走進而登上王位,為感念戰功彪炳的將軍於是建造此廟紀念。另有一說是為了祭祀微笑國王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的父親所建,同時也有人稱之為『姐廟』,為了紀念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的姊姊而來,不論是哪一種版本,整座建築相當精簡,有3層圍牆,4面均有佛面塔,但規模比較小,最外圍長寬僅240*200公尺,柬埔寨被共產黨統治期間,還曾利用此處做為醫院。

0001.JPG

將軍廟屬於 12 世紀末的佛教建築,遺蹟的正門面向東方,而目前的入口在寺廟的西方。吳哥窟有幾座寺廟被大樹盤根錯節纏繞在一起,將軍廟算是其中之一,但將軍廟規模比較小。此廟也有人稱為小塔普倫寺,因為其外型與古墓奇兵的拍攝場景 - 塔普倫寺非常的相像,要不是有四面像可以作為辨別,不然光看照片的話,可能會搞不清楚這裡是哪裡呢。

0002.JPG

這是將軍廟的西門,也是當今唯一的入口處。在過去,這座廟的正門是在東邊,但由於參觀路線的緣故 (屬於大圈),目前能通往的道路在將軍廟的西方,所以遊客只能從側門進入。而原本的正門,也就是東門,目前已被大樹所包覆。

0003.JPG

闍耶跋摩七世蓋的寺廟都有個明顯的特徵,就是大門上的四面佛塔。像是巴戎寺、塔普倫、吳哥城、寶劍塔與將軍廟都有這樣的建築特徵,很容易就能辨認的。這是Jayavarman七世的臉,而不是達松將軍的臉,這個微笑容貌,幾乎已成大家對於吳哥的第一印象。

0004.png

闍耶跋摩七世的雕像  目前收藏於法國吉美博物館(Musee Guimet),導遊在解說時說吳哥窟很多的雕像都被盜賣而流落在世界各地。

0005.JPG

小小的將軍廟不知從何時開始已經被森林吞沒了........。(根據資料:十至十三世紀是吳哥王朝 (dynasty) 文明最燦爛的時期,稱為「吳哥時代」,其勢力範圍遠遠超出了今天柬埔寨的領土,盛極一時。由於吳哥地理位置接近暹羅(今日的泰國),與暹羅戰事不斷。十三世紀中葉,吳哥王朝國力開始漸漸衰退,之後暹羅占領 (occupy)了吳哥,王室被迫遷都金邊,人民也跟隨王室移民,棄守後的吳哥漸漸凋零,幾乎完全荒廢 (abandoned and rusty),從此被煙沒在叢林 (jungle) 之中。)

0005-1.JPG

0006.JPG

這裏有著與他處不同的常耳陲蒂娃坦仙女,別有風韻。

0007.JPG

IMG_8157.JPG

牆上雕飾的蒂娃妲(Devata)都是大耳陲上戴著耳環的女神像,其中有一些像是在玩自己的頭髮,每尊姿態皆不同,婀娜多姿、微笑動人。

0009.JPG

0010.JPG

繞到另一邊,看到擺在一旁還在修復的牆面,上面的雕刻有些斑駁,有些依稀可見,看得出來是一塊一塊的大石頭疊在一起的。

0011.JPG

牆上的守護仙女雕像,有的很清晰有的卻黑了臉了。

0011-1.JPG

門兩旁有威嚴的達拉帕拉門神。

0011-2.JPG

0012.JPG

0013.JPG

將近八百年的歷史,經過了無數戰亂的破壞,再加上風吹雨淋的襲擊,再堅硬的石頭,也抵擋不了歲月無情的摧殘,風化的程度,遠勝過維修的速度,令人不勝唏噓。

0014.JPG

0015.JPG

這些堆疊起來的石塊,還沒併回去,讓人看了平添些許的憂傷。

0015-1.JPG

0016.JPG

就算是紀念戰功彪炳的達松將軍廟,也禁不起數百年歲月的摧殘。

0017.JPG

0018.JPG

這是正門,也就是東門,但已經被大樹所包覆住了。在吳哥窟有好幾座寺廟都被大樹盤根錯節纏繞在一起。

0019.JPG

整個被俗稱蛇樹的卡波克樹(Kapok)緊緊環抱著,因此形成樹中有門,門上有樹的奇特景象反而成為整個將軍廟最有特色的拍照景點了。

0020.JPG

0021.JPG

0022.JPG

0023.JPG

0024.JPG

拍個照這是一定要的啦!😉😉

0025.JPG

0026.JPG

堆放在地上的古蹟。

0027.JPG

吳哥獨有的交通工具 - 機動嘟嘟車。

0028.JPG

要離開達松將軍廟的時候,看到門口攤販在賣當地水果,香蕉一串都是美金一元,是超便宜的啦,問題是二個人一天也吃不完那一串呀!

影像 6.png

景點資訊:達松將軍廟(Ta Som)
建造年份:12世紀末
建築風格:Bayon Style
統治國王: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Ⅶ)

 

旅遊日期:2018-09-03

Jessieの旅遊記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01.JPG

東梅蓬寺(East Mebon)在變身塔以北500公尺處,從東面入口進出寺廟。 建於十世紀下半葉(952年),由羅貞陀羅跋摩二世建成,用於供奉印度教的濕婆神,是一座紀念國王雙親的古廟,建築風格與附近的變身塔類似,此處為歷代國王祭祀祖先之祭壇。

東梅蓬寺(East Mebon)原本位於東大人工湖(East Baray)上的一座島上,只不過東大人工湖目前已經只剩下遺跡了,只能在銘碑以及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中見到文字的記載。由於湖水早已乾凅,因此東梅蓬寺比馬路高出數公尺。

此廟也是以須彌山的形式建造,第二層四方有石象,代表撐起世界的四大支柱,門楣上都刻劃許多印度教的故事。

東梅蓬寺與變身塔的建築風格實在太相似了,而且位置相距不遠很容易搞混,要爬文有點困難度,只好上網搜尋一一比對圖文,有夠累人的!唯一可以分辨清楚的就是東梅蓬寺四周有石象在守護著。

P1410758.JPG

此處是東梅蓬寺的正門,據說就是當時上岸參拜的碼頭。

0003.JPG

P1410763.JPG

每層平台入口正面有石獅子守護。

0004.JPG

塔牆上的圓孔是用來填充由貝殼粉、石灰和棕糖製成的接著劑強化磚牆。

0004-1.JPG

門楣上灰泥細緻精美的雕刻。

0005.JPG

0005-1.JPG

0005-2.JPG

0005-3.JPG

0006.JPG

這是東梅蓬寺保存得比較完整的磚塔。

0006-1.JPG

0007.JPG

0008.JPG

東梅蓬寺屬於印度教濕婆派,建造在東池上,就像是一座小島,但現今池水早已乾涸,實在很難看出這座寺廟是建在池子上。

0009.JPG

蒼穹下守護了千年的石獅子。

0010.JPG

0010-1.JPG

0011.JPG

歷經千年的日月風霜,已見傾斜崩圯的磚牆......

0012.JPG

0015.JPG

和變身塔相似的東梅蓬寺唯一差異是四個角落上有與真象相同大小的雕塑。

0016.JPG

東梅蓬寺主要是祭拜濕婆神,也就是印度教的破壞之神,由五座磚塔所構成,中間最高的塔象徵須彌山。

P1410721.JPG

拍個照這是一定要的啦!😁😉

_MG_8135.JPG

根據書中記載: 濕婆是印度教三大神之一,與大梵天、毗濕奴齊名,是毀滅之神。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時代的生殖之神“獸主”和吠陀風暴之神魯陀羅,兼俱生殖與毀滅、創造與破壞雙重性格 ,呈現各種奇譎怪誕的不同相貌,主要有林伽相、恐怖相、溫柔相、超人相、三面相、舞王相、璃伽之主相、半女之主相等變相,林伽(男根)是濕婆的最基本像徵。

據說他有極大的降魔能力,額上的第三隻眼能噴出毀滅一切的神火,曾燒毀三座妖魔城市和引誘他的愛神,得三魔城毀滅者之稱。

諸神和阿修羅攪乳海時,他吞下能毀滅世界的毒藥,頸部被燒成青黑色,得青頸之稱。

濕婆是苦行之神,終年在喜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山修煉苦行,通過最嚴格的苦行和最徹底的沉思,獲得最深奧的知識和神奇力量。

~離開東梅篷寺繼續前往下一個景點 - 達松將軍廟

 

旅遊日期:2018-09-03

Jessieの旅遊記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1482256_426999567825124_5738230977818263552_n.jpg

離開荳蔻寺接著來到古代王公貴族才能進入的『變身塔(比粒寺 Pre Rup)』。

變身塔(Pre Rup)是羅貞陀羅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 II)建於 10 世紀下半葉,是用來為古代皇族火化變身為神之神殿,舉行已逝國王火葬儀式的寺廟。柬埔寨人死後多用火葬,據說國王貴族死後在此火化,可以從印度教義中的善惡輪回解脫,變身為神,由此而來“變身”之說。

變身塔位於吳哥(Angkor Thom)最東方,皇家浴池的北方,屬於大圈的範圍。另外,變身塔是典型的 “須彌山式" 建築,基座上建造磚塔。其基座為磚紅壤,上一樓貼的是石階,上層為磚塔。它的結構與達松寺(Ta Som)很相似,因屬紅磚結構,在夕陽照耀下泛著暖暖的紅; 加之這裏開闊的視野,吸引著一些遊客在此看日落。

須彌山 (Sumeru) 為印度神話的世界中心,神明的居所,圍繞在須彌山四周的為四大部洲,四大部洲旁再圍繞著八小部洲。建築物中間的最高塔代表須彌山,周圍有四座高塔為象徵四大部洲,建築尺度更大的寺廟甚至有八小部洲。

0036.gif

高棉(柬埔寨)的吳哥窟名列人類七大遺蹟,吳哥窟(Angkor Wat)中的Wat即高棉語「寺廟」的意思,所以又稱吳哥寺。位於高棉西北方暹粒市(Siem Reap)北的吳哥窟,是吳哥古蹟中保存得最完好的的廟宇,以建築宏偉與浮雕細緻聞名於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群。

0001-1.JPG

變身塔為紅磚結構的金字塔式的寺院,創建於西元961年,坐西朝東是看日出、日落都很適合的一個景點。

_MG_7962.JPG

P1410742.JPG

0004.JPG

↑這是火葬塔,上方是煙囪,燒完後會剩下骨灰與舍利子,至於靈魂,或許就隨著一縷青煙,裊裊飄散回到另一個國度了吧。

0020.JPG

石獅子仰天瞭望隨著煙囪飄出的過往雲煙,為歷代國王送上最後的祝福與守候。

P1410707.JPG

↑這裡是中央的主塔,當時國王的骨灰就供奉於此。

0008.JPG

不堪歲月的摧殘,塔門只剩下斷垣殘壁了。

0011.JPG

台基上的塔是存放骨灰與舍利子的地方。

0013-1.JPG

石獅子仰天站在變身塔前。

_MG_8018.JPG

0015-1.JPG

這裡又高又陡的,攀爬時要特別注意,以免連滾帶爬呦!

0016.JPG

吳哥早期的建築屬於磚造建築,到了後期才開始大量使用石材,變身塔(Pre Rup)的年代比吳哥窟早了約 200 多年。

0006.JPG

0017.JPG

參觀這些古蹟,爬上爬下的,腳力與體力都是一種考驗,如果再碰到下雨困難度更是加倍.........。

0021.JPG

希臘式的圓柱形「窗花」非常特別。

0025.JPG

風化得好嚴重,只能以斷垣殘壁來形容!

0028.JPG

0031.JPG

0034.JPG

0024.JPG

登頂後雖然有點累,四處逛逛拍拍是一定要的啦,因此也沒時間喘氣。

0035.JPG

這兩棵圓圓的樹就是柬埔寨國寶樹 - 棕樹,也是製造棕糖的樹,在柬埔寨到處都看得到它。

0030.JPG

0027.JPG

中國古籍稱吳哥為祿勿、桑香佛捨。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年)周達觀出使真臘一年,時為陀羅跋摩三世(Indravarman III),回國後以遊記形式創作了《真臘風土記》。1819年法國將《真臘風土記》譯成法文。其後,1860年收集動植物標本的法國生物學家亨利‧穆奧(Henryi Mouhot)無意中在原始森林中發現,使吳哥窟重見天日。埋沒於荒煙蔓草四百多年,幾乎被子孫遺忘的建築瑰寶,終於又現光采。

吳哥窟佔地約二○八公頃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物。1992年聯合國將吳哥古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此後吳哥窟成為高棉旅遊勝地。十二世紀時的吳哥王朝國王蘇耶跋摩二世(Indravarman II)希望興建一座規模宏偉的石窟寺廟,作為吳哥王朝的國都和國寺。因此舉全國之力花了約三十七年建成。整座建築完全以一塊塊大石疊砌而成,未用任何黏合劑,也未用任何釘子樑柱,充分展示出古人的建築巧思。

於1113年即位的蘇耶跋摩二世,建立吳哥窟是為了供奉興都教的毗濕奴神。由於此神的代表方向是西方,所以吳哥窟是吳哥古蹟裡少數大門朝西的建築,而西方又代表死亡,高棉人也把吳哥窟稱為葬廟。

吳哥窟是依據興都教的世界觀而建,據說世界的中心是一座位於大海之中的須彌山,是眾神仙居住的地方。而須彌山的周圍有四山嶽和四大洲,日與月在山腰間運行;高山被七重山、七重海一層層地圍繞;最外一層就是世界的邊緣。這裡指的便是環繞著主殿而建的重重迴廊和護城河了。

蘇耶跋摩二世去逝後,吳哥王國陷入內亂,接著外敵占婆人入侵。當時還是王子的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驅逐占婆人,於1181年登基為王,在位三十餘年間帝國達至頂盛。

他繼位後,在首都大興土木重建吳哥城(Angkor Thom)。鑑於被外族入侵的慘痛經驗,闍耶跋摩七世將吳哥城城牆築得特別高又厚實,城外建護城河。如今,雖然宮殿已經坍塌,城中心的巴戎廟(Bayon)的五十四個佛塔卻依然完好,廟中記載他自己的豐功偉業, 五十四座塔代表五十四個省;每面牆上都雕刻著以以闍耶跋摩七世面孔為藍本微笑像,這就是「微笑高棉」的由來。

1431年暹羅佔領吳哥地區,更摧毀許多建築和灌溉設施。王室被迫搬離吳哥,遷往金邊,隨著歲月的痕跡「微笑高棉」深埋於叢林中的參天巨樹之下,只餘古籍記載著這個曾擁有風光歷史的古廟群。

 

旅遊日期:2018 - 09 -03

Jessieの旅遊記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0001.JPG

荳蔻寺又稱喀拉凡寺(Prasat Kravan),是柬埔寨吳哥古跡中的一座印度教寺廟,位於皇家浴池 (Srah Srang) 之南。建於公元921年是曷利沙跋摩一世在位時期所建造,1960年開始由法國人負責重建。

荳蔻寺建立的性質並非作為國都中心的王國廟,也不是祭祀先王的祖先廟,而是祭祀毗濕奴 ( Vishnu ) 的寺廟。這座建築外表看起來並不特別,一列 5 個塔建在一層不甚高的台基上,但在其磚造的外表內卻有著精美的雕刻。

荳蔻寺是吳哥窟少有的紅磚雕刻建築,共分 3 座塔,建材特殊,造型有別於其他建築。中央塔內的有紅磚浮雕,磚頭的紋理泛著淡紅色。荳蔻寺和大多吳哥寺廟一樣,朝向東方,繞到 5 座磚塔的東方,還可以看到地面上引道的遺址,以及殘餘的部分塔門。

這是到吳哥窟的第一個景點,運氣真好竟然碰到下雨😂,雖然不像台灣下個不停,但是高溫溼熱渾身不知是雨水還是汗水,相機都差點掛掉,有夠慘的!團員們都哀哀叫有點兒狼狽。一般來說柬埔寨的雨季時間約為5月~10月,如果要避開雨季可選擇11月~4月前往。

0002.JPG

0003.JPG

荳蔻寺建於公元921年,正值曷利沙跋摩一世(Harshavarman Ⅰ)國王執政時期,五座塔式建築,一高四矮,面朝東方(現在唯一的入口是在正西方)。殘留至今的荳蔻寺,是一處非常簡單的遺跡,幾分鍾便可環繞完畢。

0004.JPG

0005.JPG

0006.JPG

這幾座磚塔在1960年代開始由法國人重建,雖無法完全恢復當年的榮景,但這些排列整齊的砌磚,未使用砂漿做黏合劑,磚塊間的密合度卻非常的好,可見當時的建築工藝已趨近完美。在修復的過程中,在原舊磚上補進一些新磚,於新磚上打上「CA」兩個字母的標誌,代表的意思為「Conservation Angkor」,即「吳哥古跡保育工程」的代號。

0007.JPG

0008.JPG

在這五座塔前,都有一台階,每個台階的前方都有石獅子在鎮守。柱子為八角形很特殊。每塊磚頭貼密整齊,結構緊實,歐洲的考古團隊特別欣賞這些磚塊的砌作工法。

0008-2.JPG

這些超過千年的石獅子風化得很嚴重,有的腳斷了也有的臉崩了.......。

0008-1.JPG

0009.JPG

五座磚塔按方向一字排開。

P1410697.JPG

0011.JPG

0012.jpg

中央塔內的牆壁上覆蓋著保存完好的淺浮雕,描繪了各種姿勢的毗濕奴神。是吳哥窟中保存最完好的浮雕之一,荳蔻寺的浮雕精細繁複,華麗而又崇高,有了戲劇性活潑生動的人物肢體動態,又能呈現細膩的心理靜態藝術之美,媲美世界任何文明的雕刻藝術。

0013.png

毗濕奴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是宇宙的保護神,是仁慈和善良的化身。變化多端便是他拯救世界的重要法術。這個故事講的是祂的第五化身 - 侏儒瓦馬那(Vamana)戰耍魔王巴利(King Bali),話說巴利奪得了三界的统治權,驅逐眾神,眾神只好向毗濕奴祈禱求助。毗濕奴化身為一個叫瓦馬那的侏儒,在巴利的馬祭大會上向他乞求“三步之地”,魔王瞧瞧這個侏儒,心想三步能有多少,便答應下來。結果他剛一答應,毗濕奴就顯出了原形,第一步跨越天堂,第二步跨越人間,奪回了统治權。宇宙只剩下地獄了,毗濕奴停步不前,問巴利:“我第三步應該落在哪裡呢?”魔王臣服,指了指自己的頭顱,毗濕奴這第三步便放在了巴利的頭上。這便是印度教中的毗濕奴三步跨越世界的神話故事。

_MG_7909.JPG

拍個照這是一定要的啦!

43743493_1079383202230498_9215570409150218240_n.jpg

_MG_7899.JPG

荳蔻寺共分五座塔,走入中央主塔內部,塔身有五層,由下而上越來越窄,代表層層天界。

0014.jpg

影片介紹:https://youtu.be/72carz7GY9M

吳哥王朝的建立由於無文字的記載,因此始終帶著神秘色彩,現今外界對它的瞭解是從片段記載所拼湊出來的,宗教信仰及建築藝術受到印度直接影響,而創造出永垂不朽的古城藝術。旅人可以到那裏尋找一段滄傷的記憶 ,一座古老的藝術王朝, 一探久遠的風貌..........。

吳哥是柬埔寨的靈魂,是高棉人的精神中心和宗教中心,更是每一個旅行者心中的聖地,因此每年總能吸引超過500萬人次的觀光客,還沒去過的朋友可以考慮列入旅遊計畫呦!

旅遊日期:2018-09-03

Jessieの旅遊記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01.jpg

這次本來是計畫要去馬來西亞檳城的,然而報名人數卻一直未見增加,因此當下立刻更改到吳哥這團,才報名完不到半小時就額滿,呼~真是好險........

我們這團共24人+領隊05:15就在桃園機場第一航廈集合準備搭乘07:30華航飛往金邊的飛機,飛行時間為3小時又20分。一早的機場人來人往,準備出國的旅客還真是多,人們臉上有笑容、有期待,當然也有分離與悲傷吧!

吳哥窟位於柬埔寨西北部,在暹粒市北5.5公里。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為「毗濕奴(遍入天)的神殿」 。它是吳哥古跡中,保存得最完好的的廟宇,以建築宏偉與浮雕細緻聞名於世,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也是一座巨大的水上都市。

40570014_2180933605310640_540866859377885184_n.jpg

隨團領隊和旅行社人員正在幫團員辦妥一切出關手續。

0002.jpg

經過3個多小時的飛行,終於看到柬埔寨陸地了,一般來說柬埔寨的雨季時間約為5月~10月,從空中鳥瞰河水四處氾濫很多土地都被淹沒了。

0003.jpg

0004.jpg

41527350_436346600223889_5934713228960464896_n.jpg

到達金邊機場了。由於是跟團,領隊幫團員辦理落地簽證和快速通關,因此並沒浪費很多時間在通關程序上,柬埔寨時間慢台灣一小時。

41473052_1966655210300208_1135076899039477760_n.jpg

41477450_362872337585965_8860255341074448384_n.jpg

41482171_1885107418249265_8093588994245263360_n.jpg

在旋轉盤上找自己的行李

41553781_2212437642324837_7394614866759122944_n.jpg

機場設有貨幣兌換所  柬幣在台灣是沒地方換的。

0005.jpg

即將載我們未來7天行程的旅遊巴士。在柬埔寨二手巴士是韓國車的天下,國內淘汰的車在這裡還是嚇嚇叫的好用得很,連座位上"請繫緊安全帶"的貼紙都還在呢。

0006.jpg

0007.jpg

隨團領隊吳宏文先生

0008.jpg

當地導遊小賴,媽媽是潮州人爸爸是柬埔寨人,有很多的外號:小賴、阿城、阿猛、翔翔。他的華語跟我們沒有距離,不是"早上好"那種的。

0009.jpg

在車上跟導遊換柬幣,以應付這幾天的小費支出,這張1000元大鈔幣值是台幣10元,紙鈔上的人頭是施亞努國王年輕時的照片,車上礦泉水則是無限量的供應。

42084584_1771571746289391_5762700652044091392_n.jpg

來柬埔寨的第一餐是在"總統大餐廳"用餐,口味根本就是我們平常吃的台菜,對味極了!尤其那盤麻婆豆腐還真是下飯,8個人8道菜怎麼吃都吃不完,感覺老闆可能是台灣人。

0001.jpg

0034.jpg

用完餐後隨即拉車前往吳哥窟,從金邊到吳哥窟約324公里,在台灣的高速公路只要4小時,但柬埔寨可是沒有現代化的高速公路,所以這趟拉車之路要開個6小時才會到吳哥窟,這麼長的距離中間有二個休息站會放遊客下車尿尿、活動筋骨也可以買杯咖啡、零嘴、水果等等。

在飛機上有小睡一下了,因此此刻的心情是超興奮的,所以一路上邊聽小賴解說邊欣賞窗外風景,都捨不得瞇一下眼。

0011.jpg

來到第二個休息站了,導遊說裡面的風景很漂亮,要我們一定要去看看拍拍照。

0012.JPG

哇  果然是別有洞天,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就位於洞里薩湖邊,洞里薩湖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位於柬埔寨境內西部。

0012-1.jpg

洞里薩湖意為「巨大的淡水湖」或純粹「大湖」)或洞裡湖,位於柬埔寨境內西部,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枯水期(12月-4月)湖水經洞里薩河注入湄公河,湖水平均深度為1米,面積2,700平方公里;雨季因湄公河回流,水深可達9米,面積則擴展至16,000平方公里。因為湄公河水內含沖積物質所帶來的養分,使得湖中滋生大量的魚蝦,無論旱、雨季都出產甚豐。目前洞里薩湖是柬埔寨北部的主要「肉食倉庫」,湖的週圍有三百萬以上人民直接或間接地以漁業為生。

0013.jpg

湖邊的茅草涼亭、木棧走道....建構出一幅美麗的圖畫出現在遊客眼前,美麗極了!

0014.jpg

0015.JPG

0016.JPG

置身在這麼美的景色中,心情想要不輕鬆都不可能。

0018.jpg

0019.JPG

0020.jpg

0021.JPG

0022.JPG

0023-1.JPG

0025.JPG

0026.JPG

0026-1.jpg

0027.jpg

每個景就像一張明信片般,真是值回票價就是水啦!

0027-1.jpg

短暫的片刻休息~真捨不得離開眼前這片美景。

0028.JPG

0029.JPG

這裡也有餐廳供應遊客填飽肚子喔。

0030.JPG

0032.jpg

道路旁的一個角落

0031.jpg

0033.jpg

柬埔寨從1960年至1991年間由於內戰連連,導致國內民不聊生,現在的柬埔寨就像4 50年前的台灣那樣,耕作工具還是很原始的那種。

0035.jpg

窗外閃過的鄉野風光及當地的高腳屋,傍晚時分這些牛群們也大搖大擺地要回家了…

0036.jpg

導遊說這種白牛很挑嘴只吃嫩葉身形也比較瘦小,另外,也是品種問題,因此給人感覺營養不良般瘦骨嶙峋的,看起來就沒幾斤肉。😁

0037.jpg

所謂的鄉間高速公路這時就親身體會到囉,一路搖搖晃晃的但坐起來還ok啦。

0038.jpg

柬埔寨本身沒有煉油廠,因此開放讓外國石油商經營,他們的汽油價格比台灣貴得多,95的就要台幣43.5,92的40.5 柴油也要39元,這在台灣中油如果敢開這種價錢肯定造成暴動了。

0039.jpg

cambodia.jpg

柬鋪寨的地圖和有吳哥城圖案的國旗。

影像 3.png

柬埔寨近代史

1960年代中開始,中、美、蘇三大國均進駐印度支那半島,在政治博弈下,柬埔寨開始發生內戰。1970年3月18日,由親美的朗諾將軍發動政變,成立高棉共和國,廢止君主制,親中親共的施亞努親王流亡於北京。適值越戰期間,南越軍美軍朗諾政府軍和北越軍赤柬軍交戰導致柬埔寨國內民不聊生。

1975年4月17日,赤棉(或稱赤柬)在美軍撤離柬埔寨首都金邊後予以攻佔,建立民主柬埔寨政權,施亞努親王並重新自北韓平壤歸國,不過迅速遭到赤柬軟禁。1976年,赤柬波布當權後宣布廢除貨幣,把全國所有城鎮居民驅趕到鄉郊,強迫集體務農,並屠殺所有知識分子。當政的三年八個月期間,實行極左恐怖統治,全國五分一以上人口死於饑荒、勞役、疾病或迫害等原因,是20世紀中最血腥暴力的人為災難之一。赤柬又多次入侵1975年被北越統一的越南南部,屠殺柬越邊境居民,試圖攻占越南手上的下柬埔寨(即湄公河三角洲),原不和睦的越柬關係一觸即發。另一面,越南與蘇聯友好,而此時正值中蘇交惡時期。

1978年12月,在蘇聯支持下越南進攻柬埔寨,赤柬早已失去民心,越南人民軍很快推進並於1979年1月7日攻佔金邊,建立親越南的傀儡政權,也就是柬埔寨人民共和國,不過未獲美中等國承認,保住了民主柬埔寨在聯合國的席位。但赤柬對自己人民犯下的暴行的證據,在各地被發現,越南人將所有證據公之於眾,柬共亦失去中美的武裝支持,赤棉敗走柬埔寨西北地區,靠近泰國邊境,埋下地雷陣,割據一方。

1989年1月6日,越南人民軍從柬埔寨撤軍。柬埔寨人民共和國更改國名為柬埔寨國,以獲得更多的國際認同。1991年,冷戰結束,柬埔寨放棄一黨專制的政治體制和馬克思列寧主義。1992年,赤棉的武裝勢力覆滅。1993年,柬埔寨獲聯合國援助,舉行全國大選,親王室的奉辛比克黨大勝,洪森領導的人民黨屈居第二。經洪森威脅,兩黨組織聯合政府。1993年9月24日,柬埔寨制憲議會通過新憲法,恢復君主制及國名柬埔寨王國,三度回國的施亞努重新登基為國王,重啟開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良好關係。後來洪森發動政變,人民黨開始控制新政府。近年來,柬埔寨社會日趨安定,經濟恢復,旅遊業發展迅速。(維基百科)

旅遊日期:2018-09-02

Jessieの旅遊記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