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釜山的四十階梯文化觀光主題街,充滿韓國戰爭苦難時代的哀怨與鄉愁。五○~六○年代歷史文化建築氛圍為主題的街道,散發出濃濃懷舊的氣息,復古造型藝術設計的招牌、商店、路燈,還有路邊的電線杆下,可見舊式木製的生活樣貌,是在地特有文化觀光景點。
據相關資料得知,當時有很多民眾因躲避戰爭逃難至此,在附近搭了很多簡陋的木板屋暫時定居,從前方碼頭運下的貨物及救護物資,也就在此地販賣及發放,因此形成了一個市場。這個曾經象徵著艱難困苦逃難生活的市場,是與當時避難難民的生活最密不可分的地方,因為當時許多民眾躲避戰爭都逃難於此,或許因此逃難分散的家庭,可能也都會在此重逢。
街道廣場主要以描繪當時困苦生活為背景,傳神寫實情境的雕塑銅像作品,有「爆米花」景象充滿苦中作樂的感覺,有母親邊哺乳邊帶小孩濃郁「母愛」的樣子,有正在休息勞累的工人神情等等公共藝術,還有平交道廣場設置一條車道補板「火車之路」,供人揣想當時含有歷史淒苦痕跡及苦情過往。
四十階梯文化觀光主題街是從國民銀行中央洞分行,經過40階梯,一直到40階梯廳文化館,總長約450公尺的街道。
釜山四十階梯處的人型塑像,刻劃韓戰後的人民生活情況.....
兩名疲憊的男人,一人索性脫了鞋,躺臥在路邊休息,另一人托腮坐著,裸露上身披掛著發皺的衣衫。
陽光拂照下,一位母親露乳餵養懷抱中的稚子,身邊還跟著一個全身光溜溜的孩子。
身著制服的女學生們或肩擔兩桶水,或頭頂著滿水的甕,結伴走向回家之路。
台灣早期也有的爆米花畫面,在以前那個年代,最後『蹦』的爆炸聲,聲音可怕但香氣迷人,隨之而來的就是米香的香甜,對孩子們來說,是幸福又開心的時刻。
和小孩們一起等待爆米花爆開的一瞬間。
四十階梯紀念碑。這裡見證了無數家庭的悲歡離合,遙想過去再看看現在的我們,真的要知福惜福。
這個頭戴紳士帽,拉著手風琴的流浪樂手,數十年來,還在四十階梯處中段的椅凳上等候著。
可樂旅遊全團在此合影。
這裡也掛滿了祈願卡
就像西門町一樣,假日總會有一些街頭藝人或樂團在此表演。
即便這裡是一條傳統街區,但周遭還是開了不少新的文創商店或是餐廳,將舊時光與新浪潮結合才是保留傳統文化最聰明的方法。
每條叉路都可以走走瞧瞧,在一個十字路口看見這個路牌,喜歡這樣的簡單。
四十階梯其實是個很有歷史的地方,不但能夠勾起老一輩人戰爭回憶的地方,也能成為新一代朝聖觀光觀賞的藝術街景,體會戰亂時期困苦處境的好去處。
釜山廣域市中區中央洞4街 27號~53號
+82-51-600-4041~4
旅遊日期:201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