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戸初期1932年(寛永9年),肥後(熊本舊名)細川家第一代藩主細川忠利在此創建了水前寺。之後把水前寺遷移至其他地方,並在這塊土地上改建了茶屋,做為細川家代代相傳的別邸、庭園。明治時代之後開始對外開放供民眾參觀。到了熊本藩第三代藩主細川綱利的時候,完成了桃山式庭園。沿著散步步道種植了近150株的櫻花樹,每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櫻花盛開的時節,都會聚集許多前來賞櫻的遊客。
水前寺成趣園是位於日本熊本縣熊本市中央區水前寺公園的大名庭園。面積約7萬3千平方公尺。通稱水前寺公園。該園是由阿蘇山伏流水湧出之池為中心的桃山式回遊庭園,以築山、浮石、草坪和松樹等觀賞用樹木來模仿東海道五十三次之景勝。
水前寺始建於1636年的寬永年間,當時現今熊本所在地的肥後熊本藩首代藩主細川忠利待客飲宴而在此設立國府御茶屋「醉月亭」,並為近付舊豐前國羅漢寺前住持~玄宅修建寺院,也因而這一帶習慣以為「水前寺御茶屋」,並引用中國詩人陶淵明在《歸去來辭》中的「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命名「成趣園」。
1929年(昭和4年),以「水前寺成趣園」之名,被指定為國之名勝和國之史跡。
這是一條不算太長的商店街,有伴手禮、記念品特產小吃或者吃個簡餐什麼的。
後門售票處:入園的費用大人為400円,小學與中學生為200円,算是便宜的價錢。
一進去就看到紀念明治天皇曾來過的石柱,是表示說天皇常常出巡到處趴趴走……。😁😁
一座座綠色小山丘還有樹木、池的庭園造景看起來很療癒,讓人心曠神怡。
水前寺成趣園是將江戶時代從江戶日本橋道京都三条大橋間東海道上的景色,一共是將五十三道美景縮小建成。
水前寺成趣園名稱是引用自中國詩人陶淵明的「歸去來辭」中的一節「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來命名。
成趣園中央的迷你富士「水前寺富士」是庭園的象徵。
悠遊於清澈透明魚池的錦鯉魚,水質乾淨到可直視池底,那些魚想必一定很快樂吧。
不論從哪個角度拍攝,我都覺得好美。
水前寺成趣公園的入口蠻多個的,這次導遊不是帶我們從正面進入,怪不得沒看到大鳥居。
除了美麗的日式庭園外,也可來此參拜出水神社。
神社中祭祀的初代神明,是被稱為「古今和歌之神」、學問極佳的智仁親王,來這兒參拜可保佑藝術和學問精進。
有教你參拜的方式,跟著做就對了。
正門大鳥居沒拍到就拍這小型的鳥居吧。
每個神社都有手水社,參拜前都要來這裡洗淨自己,表示尊敬。
日本神社一定有的解籤、各種御守等護身符等的販賣處,買好了木牌寫好了字,也通常有一個地方可以供遊客掛上或像這種的告示牌。
一整排的鳥居特別顯眼。
稻荷神社目前已是日本數量最多的神社,而日本全國稻荷神社的總本社是位於京都伏見區的伏見稻荷大社。並與佐賀縣祐德稻荷神社以及茨城縣笠間稻荷神社並稱日本三大稻荷。
稻荷神社祭拜的是穀物、食物之神,到後世也代表商業繁盛,企業會以奉獻鳥居的方式感激神明保佑,所以在稻荷神社前方總會看見長長一排的鳥居。
如果神社有用粗繩綁的鈴鐺,可以先搖鈴向神明報告自己來了,再開始參拜儀式。
日本自中世紀開始將狐狸視為稻荷神的使者,全國的稻荷神社也都幾乎都以狐狸代替狛犬。稻荷神與狐狸的關係,是出自於倉稻魂命的別名「御饌津神」(みけつのかみ)。
狐狸的古名為「けつ」,因此「みけつのかみ」便以諧音被解釋為「三狐狸神」了。這神原本是日本秦氏的氏神(山折哲雄 《稻荷信仰事典》),相傳秦氏為秦始皇族裔或前秦王室族裔,間接經由新羅入日本,為日本渡來的姓氏之一。
經過稻荷神社,向前經過梅園後,園內有設置細川忠利及其祖父細川藤孝像的位置,每年春日及秋日各有場流鏑馬。《流鏑馬(やぶさめ)是日本的一種騎射藝術,射手策馬於2町(約218公尺)的直線上奔馳,同時持和弓連續向左邊的標靶射擊。 日本將流鏑馬與笠懸及犬追物合稱「騎射三物」。《流鏑馬在古代原是一種騎射演習,後來逐漸變化為武士競技武藝的一種形式。》
藍藍的天空搭配著黃綠色的小山,照映出水前寺成趣園更顯美麗。
樹蔭底下好乘涼😁這些鴿子好悠哉都不怕人。
屬於桃山風格的迴游式庭園,那小小的山丘看起來格外討喜可愛,感覺好像是小精靈住的地方。
拍個照這是一定要的啦!
水前寺成趣園,是一般旅客走訪熊本,除了熊本城之外必訪的景點之一。最主要的原因有二:一是成趣園是很有日本風情的池泉回遊式庭園;二是因為他的交通很便利。
水前寺成趣園
地址:熊本市中央区水前寺公園8-1
官網:http://www.suizenji.or.jp/
交通:搭路面電車到水前寺公園駅下車後,步行3-5分。
營業時間:3月~10月 07:30-18:00(入園時間最晚至17:30)
門票費用:大人(16才以上) 個人 400円,子供(6才~15才) 200
旅遊日期:2018-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