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公園裡有千百種花卉,只是一般人認識的沒幾種,像我就只會找大目標的花拍照,除非有人指點。最近為了找綠色玫瑰跑了好幾趟卻遍尋不著,不死心又問了其他遊客,她還很體貼地帶著我找,終於.....。後來又被一盆披著金橘色很顯眼的花吸引,剛好有位志工在附近,經詢問花名才知她叫"麥桿菊",哈..又多認識一種花了。
麥桿菊屬菊科蠟菊屬,原產於澳洲、大洋洲,在台灣為園藝植物,其花朵顏色多,常見如白色、銀白色、黃色、淡黃色、深黃色、黃褐色、橙色、紅色、粉紅色、桃色、玫瑰紅色、紫紅色,是很美麗的觀花植物。
麥桿菊為好光性植物,晴天乾燥時,苞片開展猶如開花,陰雨天濕度大時,苞片易閉合,十分有趣!
原產於澳洲乾燥地帶的麥桿菊,花朵是由舌狀花及管狀花構成的頭狀花序,花瓣蠟質具光澤,除植株具觀賞性之外,是理想的乾燥花材料。
麥桿菊由於觀賞期可維持2-3個月之久,除了花朵可做為乾燥花材料外,也是景觀花卉種植之新選擇。
麥桿菊小檔案
◆ 分類:菊科(Asteraceae)\蠟菊屬
◆ 學名:Helichrysum bracteatum (Vent.) Andr.
◆ 別名:麥杆菊、脆菊、貝細工、鐵菊、七彩菊、玻璃翠、乾菊花
◆ 英文:Stranflower、Bracted Strawflower
◆ 原產地:澳洲、大洋洲
◆ 生長環境:性喜陽光及濕潤且排水良好之土壤;不耐寒亦不耐暑熱
◆ 生長習性:一至二年生草本植物
◆ 株高:可達70至120公分
◆ 根莖:莖桿直立,主莖粗壯,中空
◆ 葉
》 單葉,互生,紙質,長橢圓狀披針形至倒卵形,基部楔形,先端漸尖,全緣,葉緣常呈波浪狀
》 葉長可達約12公分,近無柄
》 表面灰綠色,背面顏色較淡;中肋於表面凹陷背面突起
◆ 花
》 兩性花,頭狀花序,頂生,直徑可達約5至8公分
》 總苞片多層,堅硬如蠟;外層苞片短,呈覆瓦狀排列;內層苞片伸長呈花瓣狀,寬披針形,基部厚,先端漸尖,具有光澤
》 花冠顏色多變,常見如白色、銀白色、黃色、淡黃色、深黃色、黃褐色、橙色、紅色、粉紅色、桃色、玫瑰紅色、紫紅色等
》 花為管狀花,多數,聚生於花盤中央,多為黃色,花冠先端5裂
◆ 果實:瘦果,灰褐色
◆ 花果期:春季至初夏
花期從12月~5月。
麥桿菊是一種生命力極強的植物,它們長出明媚的黃色花朵,被稱為黃金般的太陽,麥桿菊採摘後不會凋謝的特性,所以也有著蠟菊、永久花、不凋花、不老菊的美名。
桿菊生長在乾燥的岩地或是沙地之上,並沿著山腰繁殖,在夏天五至七月時期開花並採收。
麥桿菊在世界各地近乎有500-600 種品種廣泛分佈,屬於旱生植物,意味著能夠容忍長時間乾燥,從海平面以至1700公尺的海拔都可見其蹤跡。
麥桿菊的花語是永恆的記憶與銘刻在心。麥桿菊的花有一個特性,它的花顏色鮮艷,長久不褪色,花乾燥後不凋落,如臘製成,經常用作切花的材料,是自然界特有的天然「工藝品」。乾燥後的麥桿菊,還是那麼的燦爛,就像永恆一樣。
麥桿菊的相關傳說
關於麥桿菊,在古希臘語中,它的含義是「太陽」和「金子」。雖然麥稈菊的原產地不是希臘,而是澳洲,但是,在古希臘的神話傳說當中,麥桿菊還是有著自己的身影。
在古希臘的神話故事裡,有一則傳說。傳說尤里西斯乘坐的船隻,在航海途中遇上風浪沉沒,他被衝上法伊阿基亞島,遇上皇帝的女兒娜烏茜卡。她以女神般的美麗容貌而聞名,據說為了永遠保持美麗,她以一種具有再生功效的珍貴金黃色香油塗抹全身。
為了幫助尤里西斯重拾勇氣,繼續旅程,娜烏茜卡給他送上一瓶她常用的著名金黃色香油:麥稈菊精華油。尤里西斯將精華油塗遍全身後,回復了神人後代的英雄氣概和俊美容貌,於是重新出發,完成那偉大而艱辛的旅程。
這隻特大的蜜蜂正嗡嗡嗡..不停的採集花蜜,無論任何角度拍攝,都任你拍到爽呢,就像專屬的麻豆!😁
拍攝日期: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