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彤彤!紅吱吱!紅噗噗!紅透透!紅通通!紅帕帕!“懶人”成了大紅人,呃…是攬仁啦。😄
得到情報說捷運明德站周邊有已染紅的攬仁樹,事不宜遲,第二天即趕緊搭捷運來,剛好又遇到難得的好天氣,藍藍的天空搭配紅帕帕ㄟ攬仁仔葉,真正有夠媠餒!
一出捷運站就被兩側人行道的變色葉子吸引了。
欖仁樹在台灣非常普遍,校園、公園、道路兩旁等,幾乎隨處可見。
欖仁樹Terminalia catappa為使君子科攬仁屬
別稱大葉欖仁樹、涼扇樹、枇杷樹、雨傘樹,欖仁樹因果實的形狀貌似橄欖的核而得名,是一種落葉喬木,株高可達25公尺。
欖仁樹是台灣的原生樹種,秋天時節,葉子會轉成紅色,然後逐漸飄落,到了冬天,就只剩下光禿禿的枝條。
欖仁樹它的原產地在熱帶海岸,恆春半島的墾丁到鵝鑾鼻一帶,多的是它的高大聚落,可以說是墾丁國家公園內海岸林中最優勢的樹種。
欖仁樹原本生長在海濱地區,果實長得就像迷你型的橄欖球。將果實剝開,可以看到厚厚的白色果皮,果皮中含有大量的纖維,使得果實能夠漂浮在海面上,隨著海流,將種子散布到各個地方。因此,它能夠廣泛分布在印度及太平洋地區。
欖仁樹是熱帶樹種,在温熱氣候條件下生長茂盛,喜光,在全光照或適度廕庇下均生長良好。深根性,抗風性強,抗污染及耐鹽性強,在沿海沙地、泥炭土、石灰岩土壤均可生長,適生於熱帶及南亞熱帶海拔300公尺以下丘陵、緩坡地和海岸沙地。
WoW.....紅綠黃葉子搭配樹形奇特的樣子,真像一幅畫。
火紅的大葉欖仁,搭配藍天白雲好天氣,形成這麼美麗畫面。
「欖仁樹下無落葉」,是指大家爭相到樹下撿落葉泡茶的情形。
是說在台灣南部,曾經有過一個傳聞,大葉欖仁的落葉具有護肝的功效;很特別的是,這個傳聞具體地說,只有掉落在地上的乾葉才有用,由樹上採摘的生葉則沒有效果。所以,很多地方的大葉欖仁樹下,落葉都被撿拾得乾乾淨淨。
只是現在已經沒人要撿了,那天風勢有點大,只要一陣風吹來,耳邊即響起劈哩趴啦的落葉聲,負責掃葉子的掃到手軟。
陽光從欖仁樹樹縫灑落,相互輝映,非常美麗!
欖仁樹春季新芽翠綠,秋冬落葉前轉變為黃色或紫紅色,互生倒卵形葉,葉長15~25cm、寬 8~15cm。
一波波寒流將「大葉欖仁」的葉子催紅了,於冬日陽光下更顯紅豔美麗。
只是這些樹都好高喔,在樹下仰頭拍照,累得我頭昏眼花,頸酸腰疼……。😫
欖仁樹是恆春特有的本土樹,在各校園及村落處處可見,樹型優美,亮麗的大葉片,仿如層次分明的巨傘,撐起一片藍天,遮蔭效果佳。
換新葉前的繽紛色彩,令人讚嘆!
欖仁樹因為有平展的枝條與碩大的葉片,成為優質的遮蔭樹,作為行道樹與庭園樹能提供人們綠蔭涼意,而且入秋葉片逐漸轉為火紅,讓整棵樹充滿季節性的變化。
滿地落葉形成美麗花毯。
它不僅是熱帶地區有名的紅葉樹,老樹根部形成的板根也是它特別的地方。
特徵:
大葉欖仁是台灣變色葉植物的代表,到了秋冬便會落盡樹葉。每年3、4月間新芽會陸續冒出,等新芽全部展開,就進入開花期。大葉欖仁樹形高壯、葉片既厚且大,大葉欖仁樹性強健,生長快、耐風、耐濕也耐鹽,萌芽力強、不選擇土壤而且壽命長,又喜歡高溫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也是屬於陽性植物,因此適合生長於海濱。
用途:庭栽觀賞,行道樹,果皮作染料,葉及種子可藥用。
它是行道樹中常見的落葉樹種,以它的樹冠、紅葉、新芽給人印象深刻。
拍攝日期: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