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繁多的台北玫瑰園,隨時隨地去走走,總能遇上令人驚豔的花草,雖然與3 4月的玫瑰花季春色滿園相比,確實沒得比。然而「小園春色麗,花發兩三株。」不同的花輪流盛放,另有不同風貌與感受。
石柳又稱:安石榴、金罌、榭榴、紅石榴、珍珠石榴、樹榴。台灣最初於1820年由中國華南引進種植,1970年由伊朗引種,各地均有栽培。
早期分類安石榴屬於安石榴科,近年依照安石榴科歸併至千屈菜科。原產伊朗,西元前已經傳播至地中海周圍及印度。
石榴經數千年栽培馴化,至今發展成果石榴和花石榴兩大類,以食用或觀花觀果等觀賞性質為主,而其花色鮮豔吸引人,也常被種為庭園觀賞植物。台灣栽培石榴多以觀賞為主,近年來則可於量販店或水果攤買到供食用的進口的石榴果實。
石榴 學名 Punica granatum L.,英名 Pomegranace,Common Pomegranate。
多年生常綠小灌木或小喬木,株高約 3 - 4.5 公尺。分枝多,小枝頂端常呈刺狀。葉平滑,對生或散生,倒卵形或長橢圓形。五至八月開花,但開花期長,春、夏、秋三季均能欣賞,而以夏季最為盛開。花萼鐘形,花瓣紅色、淡黃或白色。子房下位,花萼筒鐘形, 5-7 裂,花瓣 5-7 枚,略為皺縮,果皮黃色肥厚,熟時則裂開。石榴的果實為鮮紅色球形,徑約 7-15 公分,種子多且具肉質透明的假種皮。食用部位為種子,味道酸酸甜甜,如天漿美味般,故又名天漿。石榴曬乾後也可成為香料,其營養成分、價值都與新鮮的石榴相距不遠。
石榴爲亞熱帶及溫帶植物,生長條件性喜溫暖和光線充足的環境。其適應力強,對土壤以及抗旱能力強因此極易栽培。介質則以略帶黏性的石灰土壤或質地疏鬆,透氣、透水性強,富含營養的砂質壤土最好。移植栽培時間以春、秋季最適宜。
近年來石榴常用於保養品、健康食品方面。因富含豐富的 維他命 C、鉀、鈣、磷等人體重要的微量元素,使得許多消費者將它視為養顏聖品。尤其在中東國家,石榴更是重要的水果,夏季常做成石榴汁,甚至於應用到甜點、糕餅、冰淇淋等,其不僅食用,亦常作藥用,用途之廣泛。甚至土耳其人還將石榴、橄欖與無花果並稱為「天堂水果」呢!(園藝文摘編輯部)
相傳石榴是西漢時張騫通西域時帶回中國的,距離現在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當時稱為「塗林」、「安石榴」、「塗林安石」或是「塗林安石榴」。
「塗林」是梵文的音譯,「安石」兩字則是因為它引進的產地為「安」(塔什干,現在烏茲別克共和國境內)及「石」(布哈拉,現在布哈拉共和國境內)兩國,「榴」則是因為它的果實成熟時裂開,露出來的種子顆粒像是人身上的瘤,「留」是「瘤」的假借字,所以漢朝時,石榴有「若留」別名,「若」是「相似」的意思。
「榴」這個字則是大概在三國、西晉時出現,「安石榴」的命字也大約在此時成為這種植物的固定名稱,後來常被簡寫成「石榴」,「石榴」這個名字就變成現在我們常使用的名稱。
在中國古代把紅色的裙子美稱為石榴裙,衍伸出形容男子對女子崇拜仰慕之意形容為「拜倒石榴裙下」。
石榴花未全綻放時,像女孩子的百褶裙。
單瓣石榴花」全開時,眾多花蕊凸出,精神奕奕。
由於果實巨大如瘤,所以叫石榴。開的花是紅色的,據說服食之後可以使髮色變黑!果實籽粒很多,古人拿來送給新婚夫婦,祝福他們「多子多孫」生生不息。
「芙蓉為帶石榴裙」,石榴的花和果皮曬乾搗碎後,可拿來當作紅色染料,古時婦女就常用來染布做裙褲,皺褶的花瓣好似婦女的裙擺。
關於石榴還有一段故事。相傳黃巢之亂的時候,有一次黃巢經過一個村落,正好看到一個婦女,背上背著一個較大的孩子,手上牽著一個年紀較小的,黃巢感到非常的好奇,就詢問原因。那位婦人不認識黃巢,就直接說:因為黃巢來了,殺了叔叔全家,只剩下這個唯一的命脈,萬一無法兼顧的時候,只好犧牲自己的骨肉,保全叔叔的骨肉。黃巢聽了大受感動,告訴婦人只要門上懸掛石榴花,就可以避黃巢之禍。
而安石榴與康乃馨均為西班牙國花。
石榴花在不同文化中具有重要性。在一些文化中,石榴花被視為象徵豐富、繁榮和幸福的植物,常被用於婚禮或節慶裝飾中,代表著吉祥如意和美好未來。
此外,石榴花也被視為具有醫療價值的植物,在傳統醫學中被廣泛應用。從花朵到果實,石榴的各個部分都被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包括消化不良、寄生蟲感染以及用作抗炎和抗氧化劑。
石榴花的象徵意義和醫療價值使得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受到重視並廣泛使用。例如,在中國,石榴是多子多福的象徵,經常出現在藝術和文學作品中,以及作為新婚夫婦的祝福。在希臘文化中,石榴也與神話和宗教儀式有關,被認為是生育和再生的象徵。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