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兩年一次的日本阿波舞台灣公演又來囉!
東京高円寺阿波舞從2015年開始,每2年來臺灣公開展演,今年正好是 10 週年,特別具有歷史意義。
18日傍晚,來自日本東京高円寺的百位阿波舞舞者,身著傳統服飾,於松山慈祐宮前熱力登場。輕快節奏搭配震撼人心的群舞,吸引眾多前來參拜的信徒、準備前往饒河夜市的民眾以及外國遊客駐足觀賞,現場吸引近千名民眾參與,也為「2025錫口文化節」揭開序幕。
/ 2025 年踩街公演場次 /
◆ 4 月 18 日 (五)17:00 - 19:00
台北市 松山慈祐宮
◆ 4 月 19 日 (六)17:00 - 19:00
新北市 板橋慈惠宮・板橋接雲寺
◆ 4 月 20 日 (日)10:45 - 11:15
台北市 大同區 大稻埕迪化街
◆ 4 月 20 日 (日)17:00 - 19:00
台中市 南屯區 台中市萬和宮
日本真是誠意十足,這次是由東京杉並區副區長白垣學親自帶隊來。杉並區副區長白垣學致詞時先以華語「大家好」向在場民眾問好,「我很高興你今天能來」,他說,很感謝能夠連續10年來到台灣舉行公演,阿波舞至今已有1萬名舞者,累積上百萬名觀眾,今天有100位舞者來到現場演出,希望大家玩得開心。
為了避免因太晚到現場而被擠在半路,沒看到廟埕前最精采的演出, 3點就揪人跑來卡位。😁
跳阿波舞的團體,都是以「連」為主的隊伍,每個隊伍前通常都會有人提著寫著連名的燈籠引領團員出場;有的連是航空公司組成,有的則是社區、公司行號、學校等等,目前在日本最具知名度的連包括:娛茶平、天水連、菊水連、阿呆連、阿波連等等。此次表演掌燈者那長竹竿頭上掛的燈籠標示「高円寺」「連協会」字樣。可得知此次的阿波舞團,是有多個連一同來台灣進行演出。
哇....好幾個連的隊伍一起來台表演,揪甘心ㄟ。
日本具代表性的民俗表演之一「阿波舞」再度來台,舞者穿著美麗浴衣,搭配輕快的節奏,跳起優美且震撼人心的群舞,舞蹈表演充滿活力與熱情。
每年 8 月下旬(最後一個周六日)都會舉行的東京高円寺阿波舞,地點就在JR高円寺站前至東京地鐵新高円寺站的南北商店街和港南通舉行。由於東京高円寺阿波舞舉行的年份久遠,現在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因而吸引了很多從德島及其它地方來參加的隊伍,每年參觀的人數多達 100 萬人。現在已經成為東京夏天一場重要的活動,也吸引了很多來東京旅遊觀光的外國人。
今年 8 月 23、24日已確定即將舉辦第 66 屆 東京高円寺阿波舞 祭,對阿波舞有興趣的可實際到現場感受 1萬餘名舞者的演出,更感受一下東京杉並區特別的商店街文化。
日本全國所熟知的德島阿波舞,是從古代留傳下來的德島盂蘭盆舞( 7〜8月期間,為了迎接祖先的魂靈所跳的舞 )。據說,德島阿波舞始於1587年,當時德島藩的藩主蜂須賀家政( HachisukaIemasa,1558-1638年 )為慶祝德島城的建成,在城邑大擺酒宴,喝醉了的市民手舞足蹈跳起來,這就是阿波舞的起源。這裡所說的阿波是德島從前作為諸侯國時的名稱。
阿波 是日本四國地區德島縣的古地名,而 阿波舞 便是徳島縣的傳統藝術活動,已有 430年以上的歴史。依傳統習俗,「阿波舞」原先是只有在夏天才跳的盆舞,但隨著在日本各地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已不再侷限在夏天才跳,而是延伸到一年四季都有阿波舞活動,也從發源地「德島」擴散到日本各地。
阿波舞是自古盛行的一種盆舞,而東京高圓寺阿波舞、德島市阿波舞,以及南越谷阿波舞祭典,合稱日本三大阿波舞,為日本四國三大祭典之一,是由日本傳統「精靈舞」與「念佛舞」融合而成。
高円寺阿波舞被蔚為東京的夏日風景情畫之一,到目前已有67年歷史,其理念是希望透過舞街者們的笑容與活力,為區與民眾帶來元氣與活力。這次有近百名個性鮮明的日本舞者前來踩街,營造熱鬧非凡的日式祭典氛圍,為錫口文化節添加東瀛的異國風情。
阿波舞的口號「踊る阿呆にみる阿呆、同じ阿呆なら踊らにゃ損々」(意即「跳舞的傻瓜,看跳舞的傻瓜,反正都是傻瓜,不一起跳舞太吃虧」)是阿波舞的代表性口號,也因此阿波舞又被稱為「傻瓜舞」或「阿呆舞」。 這段口號暗示著,大家一起參與阿波舞的狂歡,一起成為「傻瓜」,反而更能享受其中的樂趣,有把握機會一起參與、跳到賺到的意思。 這句歌詞乃是源自於1839年京都某個豐年祭上的歌曲。
東京高円寺阿波舞,以日本鐵道高円寺站周邊的商店街大道,總長2000公尺的阿波舞行進路線開始的, 當時因日本戰敗,商店街要振興經濟而舉辦,於1957年開演。參加阿波舞的小組叫作「連」,2010高円寺阿波舞的參加連數約為150,跳舞的人數為10,000,其中有企業職工組成的「企業連」,也有學校學生組成的「學生連」。
每一連的表演都會以高掛的提燈為首,再來依序是女舞、男舞、樂師依序踩街表演。除了拍照錄影之外,當舞者們喊出『やっとさ』時現場觀眾也可以喊『やっとやっと』回應喔。
整體舞蹈動作雖單純,但獨特節奏和群舞方式卻極具感染力,樂聲、服裝、氣氛很有東洋味,讓人有置身日本的錯覺。
每一連的服裝、舞姿都不盡相同,年齡層更是從老至幼,男女都有,其共同點就是整齊、熱鬧、元氣滿滿!
高円寺阿波舞的舞者都不是自外聘請來表演的專業舞團,而是居住於在地的住民,用對社區的凝聚力,和日本「用生命做好一件事」的職人精神與使命感,經不斷練習所成就出的專業阿波舞者。
高円寺阿波舞的獨特魅力在於,祭典是以狹窄的商店街為舞台而發展興起,因此舞者樂師與觀眾的距離非常近,在台灣表演也是一樣的。
木屐聲、太鼓聲、阿波舞的樂聲都是由樂手在現場直接演出。宏亮的吶喊聲就在耳邊、甚至可以清晰看見舞者的汗水和感受到他們的熱氣,體驗過的人都知道,整顆心和情緒會隨著舞動激動不已,沈浸在熱鬧萬分的氣氛中!
三味線、太鼓、鉦鼓、篠笛等樂聲都是現場演出的喔。
演出時舞者會跟著三味線、太鼓、鉦鼓、篠笛的節拍,配合手腳韻律來組成方陣,沿街律動跳舞,由於很隨興也被稱為「傻瓜舞」或「阿呆舞」。
舞者分為男舞與女舞,除造型裝扮大不同,舞姿也有不同主題區分。而女生能跳男舞,但男生卻不能跳女舞。女舞者穿著長浴衣搭配鳥追笠帽子,姿態優雅輕鬆。
傳統的女性舞蹈「女舞」身穿長浴衣,頭戴鳥追笠帽子,腳踩木屐,美艷高雅的一種舞蹈,優雅的姿態宛如水上芭蕾,動作整齊畫一的表演被視為一種美。
而男舞者都刻意壓低身子表演,較之修長的女舞者,身段顯得矮小許多,這也是男舞與女舞在基本舞步上的差別。
其實男舞者長時間壓低了身子跳舞也不是件輕鬆的事,必須靠腰力與腿力支撐,所以這些舞者真的很辛苦,想必苦練多時,才能將如此精采的阿波舞完美呈現。
高円寺的阿波舞是從2015年起就開始組團到臺灣公演,尤以松山慈祐宮最吸引人潮。
阿波舞是日本三大地方舞蹈之一,每年在各地都會舉辦盛大的阿波舞大會,其中東京高円寺的阿波舞大會就備受矚目,而旅居日本的僑胞們,在2019年也組成東京阿波踊臺灣連日本總會(簡稱臺灣連),透過阿波舞建立起與日本的交流。
其實從2018年起,臺灣連就已經參加高円寺的阿波舞大會,同時也是唯一由外國人所組成的隊伍,當時並參與隊伍一同遊街,駐日代表謝長廷也專程到場觀賞。
臺灣連會長尹世玲表示,創會的宗旨是希望藉由阿波舞讓旅日的鄉親朋友們能有共同的健身運動和嗜好,同時凝聚僑心,並透過阿波舞促進臺灣和日本的交流。
尹世玲也說,臺灣連未來的目標是希望成長茁壯,能夠串聯我們的僑團,像是世華日本分會2022年開始學習阿波舞,希望能夠串聯僑界、僑團、僑校、留學生們,大家一起體驗阿波舞的樂趣,目標在今年八月日本東京都杉並區的高円寺阿波舞大會上,大家一起穿著制服採街,為臺灣發聲。
雖然阿波舞看起來很簡單,但是跳起來卻不容易,而且相當耗費體力。
因為跳得太精采太好看了,每張照片也覺得很好看,都捨不得刪,不知不覺就放了這麼多 嘻嘻......😁
好喜歡女舞者的服裝,衣色搭配得令人賞心悅目,搭配曼妙的舞姿,太好看了啦!
廟前的表演告一段落,要去踩街了。
因為太精彩了,繼續留下來看7點壓軸場的表演。
精彩的表演令人讚嘆,而且不用出國就能看到日本傳統阿波踊舞,直接省下一筆旅費,真是太棒了 !
#每年超過 100 萬人次參與的地方創生成功案例
東京高円寺阿波舞起始於 1957 年,有群熱情的青年為了振興商店街而自德島縣阿波舞。從單一商店街的小表演,逐漸擴展成現在橫跨東京高円寺南北兩區,共 8 個演舞場,每年吸引超過 100 萬人次觀眾的大規模祭典。
東京高円寺的舞者大多以自發性的參與行動,並為了推廣或實踐自費參與周邊活動,日本對於地方創生除了政府的行動及各公部門的合作外,更不可忽視來自於地方自主的能量,政府以從旁協助的角色予民間協助,讓民間在團結的過程中發展,並開創不同的商業模式及地方特色,這些行動使得東京高円寺阿波舞有除了風光的祭典表面外,更值得深入探究的部分。
喜歡日本旅遊的人,每年都引頸期盼這場延續60餘年、在當地人與觀光客心中都位居首位的東京高円寺阿波舞祭典。今年沒看到高円寺阿波舞精采表演的朋友,記得兩年後的盛宴喔,或者也可以安排8月23. 24日到東京觀賞更盛大的演出。
拍攝日期:2025.04.18